[实用新型]一种烟气除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41882.6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25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王成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淳禧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8 | 分类号: | B01D53/58;B01D53/82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倪继祖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烟气除氨器包括:一管状的外壳,一螺纹连接安装在外壳的上端的第一端盖,一螺纹连接安装在外壳的下端的第二端盖,一中心管以及固体除氨介质。本实用新型的上端盖、下端该与外壳之间为螺纹连接,便于拆卸,螺纹连接安装也可以放置拆装后漏气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除氨器。
背景技术
由于工业锅炉的烟气排放中的污染物浓度要求不断降低,为了达到不断降低的标准要求,在烟气排放之前则使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湿法烟气脱硫(WFGD)工艺去除烟气中的污染物NOx和SO2等,SCR和WFGD工艺在去除污染物浓度的过程中会增加烟气中的氨气浓度和湿度,而烟气中的氨气会与烟气中的酸性气体及水分生成结晶,造成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中的管路和分析仪200的堵塞和损害。烟气除氨器100是用于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中的一个装置,如图1所示,其主要作用是吸附并消除烟气中的氨气,防止氨气与烟气中的酸性气体及水分生成铵盐结晶,造成后续管路及分析200的堵塞和损害。
CEMS系统中所使用的烟气除氨器100结构如图2所示,固体除氨介质6’装在烟气除氨器100内,当烟气通过烟气除氨器100时,烟气中的氨气与烟气除氨器100内的固体除氨介质6’接触并吸附去除。烟气除氨器100包括:外壳1’、上端盖2’、下端盖3’、中心管4’、密封垫圈5’和固体除氨介质6’;烟气除氨器内的固体除氨介质6’为消耗品,固体除氨介质6’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的消耗,因此需要定期更换烟气除氨器100内的固体除氨介质6’。在更换过程中,需要拆开除氨器上端盖2’,倒出除氨器内的已使用的固体除氨介质6’,更换新的固体除氨介质6’,再重新装上端盖2’。现有的烟气除氨器100在使用过程中有以下缺点:
1.由于烟气与固体除氨介质6’接触不均匀,导致固体除氨介质6’在烟气除氨器100内部消耗不均匀,并且容易堵塞进气口;
2.更换固体除氨介质6’的过程中,上端盖2’不易拆卸且更换固体除氨介质6’后,重新装入上端盖2’易出现漏气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烟气除氨器,不但能使烟气与固体介质充分接触,提高烟气除氨器的效率,防止结晶物堵塞气孔,便于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烟气除氨器包括:
一管状的外壳;
一螺纹连接安装在外壳的上端的第一端盖,其包括:
一第一端盖本体,其开设有一第一安装孔和一第二安装孔,其底面上开设有一第一盲孔和一第二盲孔,其中,第一盲孔沿第一端盖本体的中轴线延伸并与第一安装孔连通,第二盲孔与第二安装孔连通;以及
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的一进气端接头和一出气端接头;
一螺纹连接安装在外壳的下端的第二端盖,其顶面开设有一与第一盲孔位置对应的第三盲孔;
一中心管,其上端螺纹连接在第一盲孔中,其下端安装于第三盲孔中,其外缘的上部套装有一第一气体分流片以及一第一支撑弹簧,且该第一支撑弹簧的一端抵靠在第一端盖本体的底面,其另一端抵靠在第一气体分流片的顶面,中心管的外缘的下部套装有一第二气体分流片以及一第二支撑弹簧,且该第二支撑弹簧的一端抵靠在第二端盖的顶面,其另一端抵靠在第二气体分流片的底面,位于第二气体分流片下方的中心管的管壁上还开设有若干气孔;以及
填充于外壳内并位于第一气体分流片和第二气体分流片之间的固体除氨介质。
上述的烟气除氨器中第一端盖本体的下部和第二端盖的上部分别为设有外螺纹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外壳的上、下端分别设有用于与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螺纹连接的内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淳禧应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淳禧应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418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