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拧栓塞剂注射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39198.4 | 申请日: | 2019-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2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许伟;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A61M5/315 |
| 代理公司: | 徐州创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3 | 代理人: | 陈俊杰 |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栓塞 注射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拧栓塞剂注射器,包括针筒和活塞杆;针筒的前端面设有注射三通,针筒的前部圆周面上设有加药三通;旋柱内部中空,旋柱前端的内部设有内螺纹塞,旋柱前端的外部套嵌卡接在连接管的内部,外螺纹杆的外螺纹和内螺纹塞中间的内螺纹孔的内螺纹相适配,外螺纹杆的前端设有橡胶塞,外螺纹杆的后端穿过内螺纹塞中间的内螺纹孔后位于旋柱内部,橡胶塞位于针筒的内部,连接管的前端与针筒的后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抽取栓塞剂到注射栓塞剂的整个过程只需要切换两个三通,无需插拔注射器,操作简单的同时避免气体进入到注射器内;注射器的抽取和注射过程为旋拧方式,而非按压抽拉方式,减轻注射器活塞杆对医生手部的按压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器,具体涉及一种旋拧栓塞剂注射器。
背景技术
肿瘤栓塞治疗过程中需经微导管注射栓塞剂,微导管孔径较小,使用大直径注射器(如10ml、20ml)时由于压强原理无法推注,只能使用小直径注射器(如1ml、2.5ml),即使使用小注射器注射时仍然非常费力,小注射器推杆较细,使得操作医生推注时手指或者手掌受到很大的反作用力,给医生的手部造成很大的不适;而且在使用小直径注射器时,由于容量小,所以无法一次注射足量的栓塞剂,因此需要频繁的从栓塞剂容器中抽取然后再由微导管注射,频繁的抽取药物、再注射药物不仅操作不便,而且还容易使得气体进入到注射器内,增加药物与空气接触的概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拧栓塞剂注射器,推注省力、操作方便、避免气体进入到注射器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拧栓塞剂注射器,包括针筒和活塞杆;针筒的前端面设有注射三通,针筒的前部圆周面上设有加药三通;
活塞杆包括外螺纹杆、橡胶塞、旋柱、内螺纹塞和连接管,旋柱内部中空,旋柱前端的内部设有内螺纹塞,旋柱前端的外部套嵌卡接在连接管的内部,外螺纹杆的外螺纹和内螺纹塞中间的内螺纹孔的内螺纹相适配,外螺纹杆的前端设有橡胶塞,外螺纹杆的后端穿过内螺纹塞中间的内螺纹孔后位于旋柱内部,橡胶塞位于针筒的内部,连接管的前端与针筒的后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塞与针筒过盈配合,增加橡胶塞与针筒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旋柱径向切面为正六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抽取栓塞剂到注射栓塞剂的整个过程只需要切换两个三通,无需插拔注射器,操作简单的同时避免气体进入到注射器内;注射器的抽取和注射过程为旋拧方式,而非按压抽拉方式,减轻注射器活塞杆对医生手部的按压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活塞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筒,11、注射三通,12、加药三通,2、活塞杆,21、外螺纹杆,22、橡胶塞,23、旋柱,24、内螺纹塞,25、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针筒1和活塞杆2;针筒1的前端面设有注射三通11,针筒1的前部圆周面上设有加药三通12,注射三通11与微导管连通,加药三通12与栓塞剂容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未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91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车轮装置
- 下一篇:一种棉纱生产用除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