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度可调的工件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39023.3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69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袁波宏;何春隽;雷雨;陈明;何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3/12 | 分类号: | B66D3/12;B66D3/18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6 | 代理人: | 曹宇飞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可调 工件 升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的工件升降装置,包括支架、吊装机构以及调节装置,吊装机构设置在所述调节装置上,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调节装置包括内杆、外杆以及调节锁紧机构,所述内杆设置在所述外杆内部,且内杆下端与所述调节锁紧机构连接,所述内杆通过调节锁紧机构调节其在外杆内腔的上下移动并将其锁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吊装过程需要大量人力参与,且持续过程较长,整体效率极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锁紧机构的来实现内杆与外杆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实现对整个工件升降装置高度的变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升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工件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地上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大型房屋建筑好之后,尚且处于毛坯状态的过程中,就要给房屋内部上方安装一些管道、支架等结构,以便在天花板上继续施工,那么从地面往顶面就要起吊这样那样的管道、支架等物件,一般是用脚手架搭建起来,有的人站在脚手架上面,还有站在脚手架下方的,通过这些人配合来起吊较重的物件。当把这些物件起吊放置在脚手架上方时,再通过工人把物件安装在屋顶上方,整个过程施工较慢,效率很低,也浪费人力,浪费资源等。而且搭建脚手架特别浪费时间,所以整体效率极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的工件升降装置,该装置极大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即物件吊装过程中需要大部分人力配合,且整个过程持续时间较长,整体施工效率极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度可调的工件升降装置,包括支架、吊装机构以及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机构设置在所述调节装置上,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内杆、外杆以及调节锁紧机构,所述内杆设置在所述外杆内部,且内杆下端与所述调节锁紧机构连接,所述内杆通过调节锁紧机构调节其在外杆内腔的上下移动并将其锁紧。
优选地,所述外杆下部开有滑槽。
优选地,所述调节锁紧机构包括固定块、调节杆、螺栓以及锁紧件,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外杆外壁上,且位于所述滑槽上方,所述调节杆固定连接在内杆下端,所述固定块和调节杆上分别对应设有通孔Ⅰ和通孔Ⅱ,所述螺栓从上往下依次穿过通孔Ⅰ和通孔Ⅱ,所述锁紧件固定在螺栓末端。
优选地,所述吊装机构包括设置在内杆顶部的输送机构和设置在外杆外壁上的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安装在内杆顶部的固定框架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内部的输送轮。
优选地,所述固定框架的顶部与房顶之间的接触方式为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吊装机构为手动葫芦或电动葫芦。
优选地,所述固定块与外杆外壁之间的固定连接为焊接或者粘接。
优选地,所述调节杆与内杆外壁之间的固定连接为焊接或者粘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对应不同高度的屋顶升降物体时,通过内杆相对外杆做上下相对移动来实现,具体是通过调节该装置的调节锁紧机构来实现对整个工件升降装置高度的变换;通过在内杆上方设置固定框架,同时其顶部与屋顶之间接触方式为面接触来保证施工操作过程中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另外,通过在螺栓末端连接螺母来实现对内杆的固定锁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瞰示意图;
图4为图2的C-C剖视图的闭合状态;
图5为图2的C-C剖视图的打开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90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托盘与餐具分拣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分离的密集架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