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非侵入式设备智能识别及计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39022.9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9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胡杰;杨佳丽;谢仕仪;李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胡杰;杨佳丽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拉沃智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55 | 代理人: | 陈永宁 |
地址: | 524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侵入 设备 智能 识别 计量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非侵入式设备智能识别及计量系统,其特征在于:设备负荷模块、通讯模块1、设备识别模块、通讯模块2、智能分析展示模块,所述设备负荷模块通过对每个设备进行检测来获得表征该负荷运行特性的电气特征量,所述设备负荷模块通过通讯模块1给设备识别模块提供信息,所述设备识别模块中包含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特征提取模块、模型识别模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备辨别更精准,智能分析更透彻,场景适应性更普遍,为用户打造合适、合理的用能策略;为企业提供直接明了的智能识别的流程状况及分析效果,推进企业实现更高精度的负荷建模研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识别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非侵入式设备智能识别及计量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理念深入人心和节能意识不断增强,了解家庭用电及企业用电的运行状态以及用电参考变得非常重要,用户/企业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实时调整电器的状态,降低成本,提高电能利用率。现如今电力系统的负荷监测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特征之一。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是能耗监测的一种手段,作为开展节能工作的基础,不仅对于电力公司准确预测电力负荷、科学制定电网调配方案、提高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助于用户了解用电设备的耗能情况、及时发现电器故障及异常检测。但由于现实生活中用电设备种类较多且特性较为复杂,其获取固定的特征参数无法辨识设备状态,由于这种不同类型设备采用相同特征参数进行状态识别固化,导致系统设备状态识别准确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一个用于非侵入式设备智能识别及计量的用电数据分析系统,能够有效地从经处理后的数据集中进行处理、数据分析,同时有效地针对不同类型设备进行特征提取、模型识别,最终为用户、企业准确的且智能化展示用电分析及相应策略。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设备负荷模块、通讯模块1、设备识别模块、通讯模块2、智能分析展示模块,所述设备负荷模块中涉及热水壶、新能源汽车、冰箱等多个用电设备信息;所述设备负荷模块通过对每个设备进行检测来获得表征该负荷运行特性的电气特征量;所述设备负荷模块通过通讯模块1给设备识别模块提供信息,包括各设备负荷的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功率因素、周波、谐波等;所述设备识别模块中包含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特征提取模块、模型识别模块;所述设备识别模块通过通讯模块2与所述智能分析展示模块信息交互;所述智能分析展示模块中包含图像模块、设备及设备状态模块、设备用电量模块、设备用电策略模块;所述智能分析展示模块在非侵入式设备智能识别及计量系统的通讯模块2处采集已识别的设备信息并进行展示。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负荷模块包括热水壶、新能源汽车、冰箱等多个用电设备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负荷模块通过对每个设备进行检测来获得表征该负荷运行特性的电气特征量。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负荷模块通过通讯模块1给设备识别模块提供信息,包括各设备负荷的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功率因素、周波、谐波等。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模块1为下行通讯模块,所述下行通讯模块通过Zigbee、Wifi的通讯方式与所述设备负荷模块信息交互。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识别模块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特征提取模块、模型识别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识别模块通过通讯2与所述智能分析展示模块信息交互。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模块2为上行通讯模块,所述上行通讯模块通过光纤、以太网、无线公网的通讯方式与智能分析展示模块进行信息交互。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分析展示模块包括图像显示模块、设备及设备状态模块、设备用电量模块、用电策略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分析展示模块在非侵入式设备智能识别及计量系统的通讯模块2处采集已识别的设备信息并进行展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胡杰;杨佳丽,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胡杰;杨佳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90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