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电缆的测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38416.2 | 申请日: | 2019-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1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唐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瓦特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G01K1/14 |
| 代理公司: | 徐州创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3 | 代理人: | 晏荣府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电缆 测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的测温装置,包括第一半壳体、第二半壳体、限位杆、压板和限位筒,第一半壳体两侧的底部和第二半壳体两侧的顶部分别相对开设有半圆形开槽,两个半圆形开槽构成开口。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电缆的测温装置,在对其它位置处的电缆进行检测时,可以可以拧动调节螺杆进行转动,调节螺杆移动带动限位杆发生运动,直至把限位杆移动至适宜位置,然后直接对检测盒进行移动即可,操作较为简便,如果检测盒的位移波动较大时,电缆会对第一辊筒造成一定的作用力,这时第一辊筒会带动活动块向上运动,活动块移动对挤压弹簧产生一定的挤压力,通过挤压弹簧的弹性作用,能够减小对电缆的冲击力,进而减小对电缆造成损坏的可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温装置,具体为一种电力电缆的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缆负载的电压和电流均不断提高,必然导致电缆运行时温度向极限温度接近;另外,在电缆接头和电力系统非正常工作(如超负荷、短路跳闸等)时,电缆的温升也可能出现异常情况。因此,如何采用有效的方式监测电缆在工作和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状况,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的重要问题,对使用电力的生产和生活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820740675.3,申请日期: 2018.05.18)所公开的“一种电力电缆测温装置”,其结构为“包括检测筒,所述检测筒两侧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和检测筒两侧均设置有滚筒,所述检测筒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检测筒内侧顶部设置有单片机,所述检测筒顶部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检测筒内侧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设置有支撑垫。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检测筒和滚筒,在检测筒内的电缆的温度相比于在检测筒外侧的温度要高,能够及时将信息通过报警器传递给工作人员,能够留出充足的处置时间,并且检测筒内的电缆温度受风的影响较小,电缆内外温差较小,当需要检测到其它位置的电缆时,通过操作杆向上提限位杆,推动检测筒移动,电缆在滚筒移动,有利于提高检测的时效性,使用较为方便”,但在使用上仍有些不足,例如,在对电缆的其它位置进行检测时,需要抬起操作杆向上体限位杆,然后在对检测筒进行移动,较为不便,且在移动检测筒的过程由于是人为操作,检测筒位置拨动较大,电缆的表面会受到辊筒的作用力,可能会受到损坏,由于压板底部设有的温度传感器长期与电缆相接触,在两者之间的作用力较大时,可能会受到损坏,而检测筒是封闭的,不便于对温度传感器进行更换。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电力电缆的测温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电缆的测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力电缆的测温装置,包括第一半检测壳体、第二半检测壳体、限位杆、压板和限位筒,所述第一半检测壳体两侧的底部和第二半检测壳体两侧的顶部分别相对开设有半圆形开槽,两个所述半圆形开槽构成开口,所述第二半检测壳体上位于开口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辊筒,所述第一辊筒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机构,两个所述开口内均设置有第二辊筒,所述限位筒固定设置在第一半检测壳体内腔顶端的中部,所述限位筒内腔的顶端设置有挤压弹簧,所述限位杆的顶端与挤压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底端穿过限位筒并与限位筒滑动插接,所述压板可拆卸设置在限位杆的底端,所述限位杆底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对限位杆的位置高度进行调节的调节螺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固定块、两个活动块和两个压缩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均与第一半检测壳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活动块分别相配合置于两个第一固定块上开设的滑槽内,所述第一辊筒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两个活动块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压缩弹簧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活动块的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压缩弹簧的顶端分别与两个滑槽的顶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压缩弹簧内相配合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与滑槽的两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滑杆与活动块滑动插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瓦特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瓦特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84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隧道用通风换气装置
- 下一篇:电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