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电动金属液倒包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37790.0 | 申请日: | 2019-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1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龙;陈剑;李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3/14 | 分类号: | F27D3/1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韩新城 |
| 地址: | 30011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金属 倒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全电动金属液倒包装置,包括机架以及通过翻转框安装在所述机架下部的受驱动能在预定角度范围内正反转的浇包,安装在所述机架上部的驱动所述浇包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钢丝绳卷筒以及定滑轮,所述钢丝绳卷筒上的钢丝绳的一端经定滑轮后与所述翻转框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机驱动倒包,可以与输送辊道、转运车等浇包输送设备紧密衔接,实现浇包转运和倾倒全过程无人化的目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液倒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电动金属液倒包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冶金、铸造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高温的金属液体从电炉到成型之间的转运过程包含数次倒包工艺,即将金属液从一个浇包中倒入另一个浇包。这项工作最初是人工操作的:由天车将浇包吊起后,工人旋转倒包手柄将浇包倾转从而完成该动作。随着全社会对于职业健康安全方便的关注度提高,这项工作逐渐由机械设备来替代完成。一种方式是采用特种叉车进行浇包的转运和倒包,另一种是采用自动化输送设备输送浇包,用液压翻转机构进行倒包。第一种方式中,叉车驾驶员仍然处于离危险源较近的位置,同时叉车转运对于车间的路线规划有一定影响,因此应用范围较小;更多的企业采用了第二种方式进行输送和倒包。
现有的翻转机构多采用油缸驱动,具有结构简单、动力充足的特点,但是也有液压管路维护较难、液压油在高温条件下有一定危险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全电动金属液倒包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电动金属液倒包装置,包括机架以及通过翻转框安装在所述机架下部的受驱动能在预定角度范围内正反转的浇包,安装在所述机架上部的驱动所述浇包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钢丝绳卷筒以及定滑轮,所述钢丝绳卷筒上的钢丝绳的一端经定滑轮后与所述翻转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框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转臂,两个所述转臂通过一个能对浇包进行限位的U形梁连接成一体,所述U形梁位于浇包的出液嘴侧,并配合地卡在浇包的外侧壁上的侧壁支撑板的下端以对浇包限位;所述转臂通过U形梁上安装的支撑轮与浇包的外侧面上固定的支撑板的一端的弧形槽配合装配。
进一步的,所述转臂上形成与所述机架上的轴件配合的铰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转臂呈扇形板状结构,所述转臂的弧形端面上形成对所述的钢丝绳的限位槽,所述钢丝绳经过所述定滑轮后装配到所述限位槽中,然后再与所述翻转框的底部的钢丝绳固定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U形梁上有带有安装孔的支撑板,所述支撑轮的轮轴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安装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浇包上设有两个耳轴,用于起重设备吊装,固定在侧壁支撑板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机驱动倒包,可以与输送辊道、转运车等浇包输送设备紧密衔接,实现浇包转运和倾倒全过程无人化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电动金属液倒包装置的三维图;
图2所示为全电动金属液倒包倒液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全电动金属液倒包装置不含浇包的侧视图;
图4所示为翻转框的结构图;
图5所示为翻转框与浇包的连接示意图;
图6所示为金属液浇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翻转框的后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77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