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灌装用防溢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37362.8 | 申请日: | 2019-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5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江秋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莘科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7C3/00 | 分类号: | B67C3/00;B67C3/10;B67C3/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装 溢出 装置 | ||
1.一种灌装用防溢出装置,与灌装组件(1)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氮气供应装置(2)和与所述氮气供应装置(2)连通的溢出检测模块(3);
所述氮气供应装置(2)包括氮气发生器(21)和高压通气管路(22)以及低压通气管路(23),所述溢出检测模块(3)包括充气管(31)和塑料浮板(33)以及红外测距模块(34);
所述氮气发生器(21)通过所述高压通气管路(22)以及所述低压通气管路(23)分别向所述充气管(31)的进气端输送氮气,所述充气管(31)的出气端设置在待灌装容器(4)内;
所述塑料浮板(33)放置在所述待灌装容器(4)内部;
所述红外测距模块(34)固定在所述待灌装容器(4)的开口处,用于检测所述待灌装容器(4)开口与所述塑料浮板(33)之间距离的;
所述红外测距模块(34)与所述灌装组件(1)电连接;
启动所述氮气发生器(21)后,当所述高压通气管路(22)打开,所述低压通气管路(23)闭合时,所述充气管(31)向所述待灌装容器(4)内通高压氮气;
当所述低压通气管路(23)打开,所述高压通气管路(22)闭合,且所述灌装组件(1)启动时,所述塑料浮板(33)随所述待灌装容器(4)内的液体液面上升,当所述红外测距模块(34)检测到所述待灌装容器(4)开口与所述塑料浮板(33)之间距离等于所述红外测距模块(34)的预设值时,所述红外测距模块(34)发出报警信号;
所述灌装组件(1)接收所述报警信号后停止灌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用防溢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浮板(33)上贯穿开设有多个透水孔(3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装用防溢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浮板(33)的外侧周缘与所述待灌装容器(4)的内壁抵接;
所述待灌装容器(4)的内壁沿其深度方向固定连接有限位导轨(41),所述塑料浮板(33)的外侧周缘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导轨(41)匹配的限位导槽(3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用防溢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出检测模块(3)包括设置在所述充气管(31)内的气压检测模块(32),所述气压检测模块(32)与所述灌装组件(1)电连接;
当所述低压通气管路(23)打开,所述高压通气管路(22)闭合,且所述灌装组件(1)启动时,所述充气管(31)的出气端与所述待灌装容器(4)内的液体液面重合时,所述充气管(31)内气压升高,所述气压检测模块(32)发出所述报警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装用防溢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通气管路(22)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进气管(221)、第一控制阀(222)、第一调压阀(223)和第一蝶阀(224)以及第一出气管(225);
所述低压通气管路(23)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进气管(231)、第二控制阀(232)、第二调压阀(233)、第二蝶阀(234)以及第二出气管(235);
所述第一进气管(221)和所述第二进气管(231)连通后与所述氮气供应装置(2)连通,所述第一出气管(225)和所述第二出气管(235)连通后与所述充气管(31)的进气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灌装用防溢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222)和所述第一调压阀(223)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一流量检测管(226),所述第一流量检测管(226)上设置有第一流量检测计(2261);
所述第二控制阀(232)和所述第二调压阀(233)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流量检测管(236),所述第二流量检测管(236)上设置有第二流量检测计(236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灌装用防溢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蝶阀(224)和所述第一出气管(225)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一压力检测管(227),所述第一压力检测管(227)上连通设置有第一压力计(2271);
所述第二蝶阀(234)和所述第二出气管(235)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压力检测管(237),所述第二压力检测管(237)上连通设置有第二压力计(237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莘科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莘科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736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余热回收用高效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一纸成型的烟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