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R7F0C004M2DFB的119防反报警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37071.9 | 申请日: | 2019-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7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郑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威星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21/16 | 分类号: | G08B21/1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杨舟涛 |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7f0c004m2dfb 119 防反 报警 电路 | ||
本发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R7F0C004M2DFB的119防反报警电路。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单片机、电压稳压器芯片、第一滤波电容、第二滤波电容、第三滤波电容、第四电容、第五滤波电容、第一谐振电容、第二谐振电容、第一防反接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二防反二极管、晶振、限制震荡幅度电阻、第二电阻、第一滤波电感、第二滤波电感、119接口。通过本实用新型当因外部原因造成燃气表或者燃气管道漏气的时候,外部的119防反报警电路会感应到燃气后发出报警声音,同时燃气表的主控板检测到外部119防反报警电路的动作,将漏气的信号通过通讯模块上告到平台,燃气公司能通过平台知道客户家中燃气表漏气的时间和地点,从而第一时间联系客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仪表智能控制技术领域,涉及燃气表119防反报警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微处理器,物联网技术发展,很多设备都具备119防反报警电路,仪表电子产品也不例外。燃气表安装在客户家里的时候,正常情况下不会报警,当因外部原因造成燃气表或者燃气管道漏气的时候,外部的119防反报警电路会感应到燃气后发出报警声音,同时燃气表的主控板检测到外部119防反报警电路的动作,将漏气的信号通过通讯模块上告到平台,燃气公司能通过平台知道客户家中燃气表漏气的时间和地点,从而第一时间联系客户,了解具体情况,排除各种隐患,从而更好的服务客户。因此设计了一种基于R7F0C004M2DFB的119防反报警电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基于R7F0C004M2DFB的119防反报警电路。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单片机U2、电压稳压器芯片U1、第一滤波电容C1、第二滤波电容C2、第三滤波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滤波电容C5、第一谐振电容C7、第二谐振电容C8、第一防反接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二防反二极管D3、晶振X1、限制震荡幅度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滤波电感FB1、第二滤波电感FB2、119接口P2;
第一电源直角弯座P1的第1管脚与第一防反接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第一电源直角弯座P1的第2管脚接地;第一防反接二极管D1的负极和电压稳压器芯片U1的输入管脚(第2管脚)相连;电压稳压器芯片U1的输出管脚(第3管脚)与第一滤波电容C1一端、第二滤波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电压稳压器芯片U1的接地管脚(第2管脚)和地相连;第一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滤波电容C2的负极均接地;
单片机U2的第18管脚和第五滤波电容C5的一端、第二滤波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第五滤波电容C5的另外一端和地相连;单片机U2的第17脚接地;单片机U2的第10脚和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和第二电阻R2的另外一端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和第四电容C4的一端相连,第四电容C4的另外一端和地相连;
单片机U2的第11脚接限制震荡幅度电阻R1的一端,限制震荡幅度电阻R1的另一端接晶振X1的一端、第一谐振电容C7的一端;晶振X1的另一端与第二谐振电容C8的一端连接后接单片机的12脚;第一谐振电容C7和第二谐振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
单片机U2的第69管脚同时与第三滤波电容C3的一端、第一滤波电感FB1的一端相连接,第一滤波电感FB1的另一端与第二防反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接,第三滤波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二滤波电感FB2的一端相连接同时接地;第二防反二极管D3的负极与119接口P2的第1管脚相连接;第二滤波电感FB2的另一端与119接口P2的第2管脚相连接。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电路设计简单,功耗低,以少量的元器件实现对燃气表119防反报警电路的设计。节省了PCB面积有利于设备的小型化,降低了原材料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威星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威星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70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的铝排折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卡入式汽车发动机舱边梁后段侧连接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