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心导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36538.8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13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袁锦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36 | 分类号: | H01P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助之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8 | 代理人: | 俞黎玉 |
地址: | 2012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心 导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心导体,包括A导体和B导体,两组导体分别包括三个以圆心连接的带内腔体金属的导片,每三个导片处于同一个平面,由两个导片中间夹角处向外延伸出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以及第三引脚;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在一条水平线上反向延伸,第三引脚通过导体的中心并垂直于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的方向;A导体中的第二引脚与B导体的第一引脚连接,且两个引脚一体成型;每个引脚的中部还包括向两边延伸的曲型羽翼;A导体的第一引脚、第三引脚和B导体的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的末端均为外方内圆;A导体矩形结构与曲型羽翼之间的第三引脚两边均设有三个凹槽,其中一个凹槽内延伸出矩形导片,矩形导片设置靠近B导体的凹槽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心导体。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及基站通讯领域,必然会用到的器件就是隔离器,隔离器是一种采用线性光耦隔离原理,将输入信号进行转换输出。输入,输出和工作电源三者相互隔离,特别适合与需要电隔离的设备仪表配用。隔离器又名信号隔离器,是工业控制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用到的隔离器对于输出频率的控制范围往往由于过大而无法满足应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旨在至少能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特别是传统隔离器输出频率范围过大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中心导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心导体,包括A导体和B导体,两组导体分别包括三个以圆心连接的带内腔体金属的导片,所述每三个导片处于同一个平面,由两个导片中间夹角处向外延伸出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以及第三引脚;所述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在一条水平线上反向延伸,所述第三引脚通过导体的中心并垂直于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的方向;所述A导体中的第二引脚与B导体的第一引脚连接,且两个引脚一体成型;
所述金属的导片包括矩形结构和扇形结构,所述矩形结构连接扇形结构,所述导片的顶部为弧形,所述每个引脚的中部还包括向两边延伸的曲型羽翼,靠近引脚中轴线的曲型羽翼上设有矩形缺口呈“巾”字型;
所述A导体的第一引脚、第三引脚和B导体的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的末端均为矩形结构,所述矩形结构内均设有镂空环,所述镂空环内环直径为1.10mm;所述A导体的第一引脚的镂空环与B导体的第二引脚镂空环的内环圆心之间的距离为64.80mm;所述导体的中心至任意导体第三引脚的镂空环内环圆心之间的距离为19.67mm,所述导体的中心至任意导体的第一引脚或导体至第二引脚之间的距离均为5.10mm;
所述A导体矩形结构与曲型羽翼之间的第三引脚两边均设有三个凹槽,所述其中一个凹槽内延伸出矩形导片,所述矩形导片设置靠近B导体的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导体的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用于连接电源,第三引脚用于导出频率。
优选地,所述导体导出频率范围为2575MHz-2635MHz。
优选地,所述中心导体以铜为材质,其表面包括银镀层。
本实用新型的中心导体通过导片中腔体的大小以及各部位尺寸控制输出频率,导出频率范围为4800MH-4870MHz,精确度很高,适用于对频率范围要求严格的部件,该中心导体可实现对信号定向及传输距离的控制,实用性很强,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心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导片;2、曲型羽翼;3、矩形导片;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65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破泡装置用的旋转叶轮、破泡装置及烹饪设备
- 下一篇:一种中心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