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难熔金属毛细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36407.X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1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初敏;胡龙飞;鲁芹;韩海涛;陈思员;俞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马全亮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毛细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难熔金属毛细芯,包括金属板、难熔金属丝网和金属钉;金属板单侧设置有条形或网形沟槽,在沟槽侧金属板表面设置有盲孔阵列,难熔金属丝网层叠放置在金属板表面,金属钉和盲孔配合,将难熔金属丝网固定到金属板上,金属钉与金属板电子束焊接连接。该结构方便成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难熔金属毛细芯,属于高温热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热结构的使用温度越来赿高,达到甚至超过了现有材料体系的使用温度上限。以高温热管疏导和发汗冷却为代表的半被动/主动冷却方式是解决该问题的可行性途径之一。
当工作温度低于1000℃时,高温热管的壳体为高温合金或不锈钢,毛细结构为不锈钢丝网,其加工和焊接工艺比较成熟,毛细结构成型容易实现。当工作温度高于1000℃时,高温热管的壳体和毛细结构的材质均变化难熔金属,如铌合金、钼合金等,其熔点较高,热导率大,且易氧化,导致毛细结构成型困难,可靠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难熔金属毛细芯结构,该结构方便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难熔金属毛细芯,包括金属板、难熔金属丝网和金属钉;
金属板单侧设置有条形或网形沟槽,在沟槽侧金属板表面设置有盲孔阵列,难熔金属丝网层叠放置在金属板表面,金属钉和盲孔配合,将难熔金属丝网固定到金属板上,金属钉与金属板电子束焊接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金属板材质为铌合金、钼合金或钨合金。金属板上条形或网形沟槽的宽度为0.2-0.4mm,深度为0.3-0.5mm,沟槽间距为0.5-3mm。
优选的是,所述的难熔金属丝网材质为铌合金、钼合金或纯钼。丝网的网孔大小为50-300目,层数为3-5层。
优选的是,所述的盲孔呈倒锥形,盲孔的直径为1.0-1.6mm,深度为1.4-2.0mm,锥度为1:7到1:10。
优选的是,所述的盲孔阵列间距为15-25mm,行距为20-30mm。
优选的是,所述的金属钉材质为纯铌、C-103或铌521,金属钉与盲孔之间为过盈配合。
优选的是,所述的难熔金属丝网通过金属钉和盲孔固定到金属板上,固定后难熔金属丝网的层间距不大于0.5mm。
优选的是,所述的金属钉通过电子束焊接到金属板上,其焊接方式为点焊,焊接参数为:加速电压55-60kV,焊接电流20-30mA,焊接时间1.0-2.4s,焊接真空度小于4.0×10-2Pa。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沟槽丝网双层毛细结构,毛细效应好,便于流体毛细传输。
2、本实用新型多层难熔金属丝网通过机械方式预固定,层间距及毛细力大小可调节。
3、本实用新型焊接对象金属钉的热容小,极大降低了焊接成型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难熔金属的成型方法;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钉与金属板的焊接过程示意图;
图3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制备的锂工质铌基高温热管及其热电偶位置;
图4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制备的锂工质铌基高温热管的启动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64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的造纸网布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