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水分离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35434.5 | 申请日: | 2019-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2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林宗立;黄凌健;汤雄伟;林伟华;林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立顺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17/025 | 分类号: | B01D17/025;B23Q11/10;B23Q11/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温洁;李增进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水 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水分离器,用于分离机械设备排出的油水混合液,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刮油机构;所述的底座上设有收集油、水的收集槽,所述的刮油机构包括固定架、旋转电机、刮油带及两个刮油组件;所述的旋转电机固定在固定架上,所述的刮油带绕于旋转电机的旋转轴上,两个所述的刮油组件设置在固定架上,且位于刮油带的两侧,两个刮油组件一端与刮油带紧密贴合,另一端与收集槽连接,将刮油带上的油、水清除并流向收集槽内。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对切屑机床水箱内的油水混合物进行油水分离,避免油水混合物长时间未处理导致发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机床式加工中产品的加工进度受切屑液的影响较大,一方面切屑液的质量影响加工精度,另外一方面油液混合也会影响切屑液的使用寿命,同时机床加工车间的臭味也主要来自于油液混合后的发臭,对于车间工人人身健康有重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水分离器,解决了机械加工设备中切屑液与油水及时进行油水分离处理,防止发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水分离器,用于分离机械设备排出的油水混合液,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刮油机构;
所述的底座上设有收集油、水的收集槽,所述的刮油机构包括固定架、旋转电机、刮油带及两个刮油组件;
所述的固定架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的旋转电机固定在固定架上,所述的刮油带绕于旋转电机的旋转轴上,两个所述的刮油组件设置在固定架上,且位于刮油带的两侧,两个刮油组件一端与刮油带紧密贴合,另一端与收集槽连接,将刮油带上的油、水刮除并引流到收集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刮油组件包括导油槽及一金属刮片,所述的导油槽一端与收集槽连接,另一端位于刮油带下方,所述的金属刮片一端安装在导油槽内,另一端紧贴于刮油带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橡胶片,所述的橡胶片一端设置在导油槽内,另一端紧贴在刮油带上,橡胶片位于金属刮片与刮油带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架上还设有对刮油带进行限位的限位块。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旋转盘,所述的旋转盘安装在旋转电机的旋转轴上,所述的刮油带绕于旋转盘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转盘上设有一用于安装刮油带的环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转电机为伺服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刮油带为钢带。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上设有隔板,隔板将收集槽分为第一收集槽和第二收集槽,所述的第一收集槽和第二收集槽底部相通,所述的第一收集槽位于刮油组件的下方,所述的第一收集槽的侧壁上设有排油管,所述的第二收集槽上设有排水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刮油带对机床水箱内部的切削液与油高效分离,并防止切削液变质,提高切削液的利用率,节约设备成本,绿色环保。
2、通过第一收集槽和第二收集槽将机床水箱内收集的油、水进行分离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A-A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立顺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立顺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54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门生产用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尘衣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