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菌菇培养用拌料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34119.0 | 申请日: | 2019-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0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丁伟;丁毅;王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安河仙菇菇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8/22 | 分类号: | A01G18/22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仇倩倩 |
| 地址: | 444299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培养 拌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菌菇培养用拌料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有底盘,底盘上转动连接有圆盘,圆盘上沿周向均布转动连接有至少两个拌料桶,圆盘上位于拌料桶底端使用出料孔,底盘上设有可与出料孔连通的通孔;底盘中部固定有主动轴,主动轴顶端贯穿圆盘并相对圆盘转动设置,主动轴上部固定有主动齿轮,拌料桶外壁固定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圆盘上位于拌料桶中部固定有搅拌轴,搅拌轴上端贯穿拌料桶底部并相对拌料桶转动设置,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组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拌料器无法连续加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菌菇培养用拌料机。
背景技术
菌菇在种植培养时,其培养料一般由麦皮、玉米粉、豆粕等精料,与玉米芯、甘蔗渣等粗料经粉碎后按一定比例调配后进行搅拌混合而成,以确保为菌菇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现有的拌料器,完成一次物料拌料后,操作人员需要控制拌料器停止工作,将拌料器内的物料完全排出后再加入新料,才能继续加工,导致拌料的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菌菇培养用拌料机,以解决现有拌料器无法连续加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菌菇培养用拌料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有底盘,底盘上转动连接有圆盘,圆盘上沿周向均布有至少两个拌料桶,拌料桶均转动连接在圆盘上,底盘上沿周向设有与拌料桶数量一致的加工工位,圆盘上位于拌料桶底端设有出料孔,底盘上设有可与出料孔连通的通孔,机架上位于拌料桶上方固定有进料斗,进料斗和通孔分别位于不同的加工工位处;底盘中部固定有主动轴,主动轴顶端贯穿圆盘并相对圆盘转动设置,主动轴上部固定有主动齿轮,拌料桶外壁固定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圆盘上位于拌料桶中部固定有搅拌轴,搅拌轴上端贯穿拌料桶底部并相对拌料桶转动设置,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组件。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圆盘带动拌料桶公转的过程中,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啮合并绕着主动齿轮公转,从动齿轮受到主动齿轮的作用带动拌料桶自转,拌料桶自转的离心力带动物料在拌料桶内运动,物料撞击到拌料桶的内壁分散,可避免物料结块。
2、进料斗和通孔分别位于不同的加工工位处,则其中一个拌料桶位于进料斗下方进料时,另一个拌料桶则位于通孔处可以实现出料,通过设置多个拌料桶,且圆盘带动拌料桶公转,使得拌料桶所处的加工工位发生变化,进而可以实现连续加工,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在图中:进料斗1、拌料桶2、从动齿轮3、圆盘4、底盘5、接料斗6、接料桶7、主动齿轮8、主动轴9、搅拌轴10、出料孔11、搅拌叶片12、搅拌杆13、摩擦头14、摩擦盘1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菌菇培养用拌料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有底盘5,底盘5上转动连接有圆盘4,圆盘4外壁固定有外齿圈,机架上转动连接有与外齿圈啮合的不完全齿轮,机架上还固定有用于驱动不完全齿轮转动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在不完全齿轮上。不完全齿轮和外齿圈的传动比为3:1,即不完全齿轮转动三圈可带动外齿圈转动一圈,不完全齿轮转动一圈时可带动外齿圈转动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安河仙菇菇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远安河仙菇菇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41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试剂精准添加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分析化学试验试管的快速清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