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凝镊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33788.6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8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于恩忠;于天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龙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沈涛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凝镊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凝镊,其包括电极座及两个镊柄,镊柄的尾端均连接电极座,镊柄的头端连接有镊尖,两个镊柄的镊尖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镊尖包括外侧连接件及内侧连接件,外侧连接件连接于镊柄的头端,通过将外侧连接件与镊柄之间连接,用于对内部连接件提供支撑,避免镊尖变形,提高电凝镊的强度;外侧连接件的内侧面与镊柄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内侧连接件的台阶,通过设置台阶,便于内侧连接件的安装,将内侧连接件抵靠于台阶处,并与外侧连接件焊接,焊接过程较方便,提高制造效率;内侧连接件由不易粘连的金属制成,能够提高镊尖的不粘效果,同时内侧连接件使用的材料较少,能够大大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凝镊。
背景技术
双极电凝镊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器械,主要用于对出血点局部进行电凝止血。双极电凝镊通常包括镊体、镊尖及电极座,电极座的后端连接电源。其工作原理是应用完全与地隔离的高频电源,使其在双极电凝镊的两个尖部释放,从而对电凝镊之间的人体组织产生热效应,使局部温度升高,逐步出现组织变性、坏死、干燥、气化、碳化,达到止血和分离,从而凝固血液中的蛋白质,达到止血效果。这种止血方式不仅止血速度快,止血效果好,并且损伤小。但双极电凝镊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在两个镊尖端形成组织粘连,形成焦痂,产生绝缘效应,使电凝止血不能继续进行,需反复清洗镊端,尤其是在出血清除不及时的情况下,焦痂形成就更为严重,从镊尖移除炭化块比较困难。这样一来,手术过程既不够准确又较费时,甚至导致出血血管电凝不足或电凝过度。这不仅影响到手术中的精确止血和手术视野的清洁,而且严重影响了双极电凝的止血效果,降低了手术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为了避免组织粘连,一种方式是将电凝镊的镊尖部分整体由不易粘连的金属制成,这种方式使用金属较多,镊尖强度较差,容易变形,且不易粘连的金属通常较贵,成本较大;另一种方式是在镊尖外部包覆不易粘连的金属,通过焊接的方式将金属与镊尖固定连接,再将镊尖进行打磨、抛光,这种方式焊接过程较困难,且同样消耗的金属较多,成本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凝镊,使用时不易粘连组织,且成本较低。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凝镊,包括电极座及两个镊柄,所述镊柄的尾端连接所述电极座,所述镊柄的头端连接有镊尖,两个所述镊柄的所述镊尖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镊尖包括外侧连接件及内侧连接件,所述外侧连接件连接于所述镊柄的头端,所述外侧连接件的内侧面与所述镊柄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所述内侧连接件的台阶,所述内侧连接件焊接于所述外侧连接件的内侧,所述内侧连接件由不易粘连的金属制成。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内侧连接件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所述镊柄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内侧连接件沿所述镊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外侧连接件沿所述镊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外侧连接件的外侧面为弧形凸面,所述内侧连接件的尖端外侧形成与所述弧形凸面圆弧过渡的弧形面。
作为优选,所述外侧连接件与所述镊柄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内侧连接件由银或铜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外侧连接件与所述镊柄均由不锈钢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外侧连接件的内侧面开设有至少一个插孔,所述内侧连接件设置有伸入所述插孔的插入部。
作为优选,所述插入部穿过所述插孔后朝向所述外侧连接件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外侧连接件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外侧连接件的外侧面对应所述插孔的边缘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龙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龙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37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