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尘组件及清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33569.8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2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檀冲;沈荻;李铭洲;付雷;孙书进;谢中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狗电器互联网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16 | 分类号: | A47L9/16;A47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卢楠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尘 组件 清洁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尘组件及清洁设备,属于平面除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清洁设备的集尘腔的灰尘容易阻塞过滤组件的问题。集尘组件包括集尘腔、旋风腔、过滤网罩和进尘部;过滤网罩设置在旋风腔内部,旋风腔设有螺旋形的旋风底板;旋风腔至少部分地被集尘腔包围;进尘部用于连通集尘组件外部和旋风腔。本实用新型由于进尘部分不与集尘腔相接触,因此,经过滤后集尘腔中的灰尘颗粒物不会经过进尘部分被导出至除螨吸尘器的外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了挡尘片,可以避免置留在旋风腔中的灰尘颗粒物经过进尘部分被导出至除螨吸尘器的外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面除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尘组件及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除螨吸尘器中,进尘口与集尘腔相连通,使得含尘气体进入集尘腔后,通过过滤部件对其进行过滤,而过滤分离后的灰尘颗粒被置留在集尘腔中。虽然进尘口的位置要高于集尘腔,然而,仍然会有一些灰尘颗粒会通过进尘口被导出至除螨吸尘器的外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集尘组件及清洁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清洁设备的集尘腔的灰尘容易阻塞过滤组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出一种集尘组件,集尘组件包括集尘腔、旋风腔、过滤网罩和进尘部;过滤网罩设置在旋风腔内部,旋风腔设有螺旋形的旋风底板;旋风腔至少部分地被集尘腔包围;进尘部用于连通集尘组件外部和旋风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旋风腔还包括旋风侧壁和柱状部;旋风底板围绕柱状部设置,旋风侧壁和柱状部共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旋风底板的顶部设有与旋风腔的轴线垂直的固定板;进尘部设置在固定板的下方;进尘部包括第一进尘口和第二进尘口,第一进尘口用于连通集尘组件外与进尘部内部,第二进尘口用于连通进尘部内部和旋风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固定板上设有装配柱,用于安装挡尘板;第二进尘口的底端设有挡板,挡尘板顶端与装配柱连接,底端与挡板搭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过滤网罩设置在柱状部的顶部,过滤网罩的内部与集尘组件的出气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旋风侧壁的顶部设有导尘口。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导尘口为旋风侧壁顶部设置的缺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集尘组件的外壳与旋风侧壁之间的空间限定集尘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集尘腔在垂直于旋风腔轴线的平面的投影为扇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清洁设备,用于除螨和/或杀菌,清洁设备设有可拆卸的集尘组件,集尘组件为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集尘组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效果之一:
1.本实用新型由于进尘部分不与集尘腔相接触,因此,经过滤后以置于集尘腔中的灰尘颗粒物不会经过进尘部分被导出至除螨吸尘器的外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了挡尘片,可以避免置留在旋风腔中的灰尘颗粒物经过进尘部分被导出至除螨吸尘器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实施例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狗电器互联网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小狗电器互联网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35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给排水管道的防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抽取式便利贴收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