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由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作的3D打印线材的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33447.9 | 申请日: | 2019-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9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颜纪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岱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54/553 | 分类号: | B65H54/553;B65H54/70;B65H6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复合材料 制作 打印 线材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由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作的3D打印线材的回收装置,包括线材回收框架以及回收管。本实用新型中该第一通孔与插槽两者均呈棱柱状,使整体的转动顺畅,组装快速,该活动杆设置有两个,衔接杆设置有三个,且第二通孔与线材活动连接,而固定块上设置有磁铁、弹性带以及贯穿孔,使线材的放置以及固定更加简单快速,该橡胶块设置于限位槽的内侧,而橡胶块的圆弧度与第一半管以及第二半管的圆弧度相同,且凸块基于活动杆呈放射状设置有六个,该第一半管以及第二半管两者的同侧面上均设置有三个限位槽,而限位槽与凸块活动连接,使回收管与活动杆的组装简单,且回收管在回收完线材后,更加容易取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纳米管以及3D打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由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作的3D打印线材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碳纳米管作为一维纳米材料,重量轻,六边形结构连接完美,具有许多异常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近些年随着碳纳米管及纳米材料研究的深入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也不断地展现出来,而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而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但是针对于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作的3D打印线材,在线材制造完毕之后,如何进行多余线材的回收,是很多生产厂家需要面对的问题,虽然现实中也有很多关于回收的装置,但是拆装麻烦,操作繁琐,不能适应现实生产,因此我们对此提出一种由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作的3D打印线材的回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由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作的3D打印线材的回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由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作的3D打印线材的回收装置,包括线材回收框架以及回收管,所述线材回收框架呈开口向上的“U”字板状,其内壁上设置有衔接杆、活动杆以及衔接盘,该衔接杆上设置有第二通孔,而活动杆的外侧通过衔接盘与线材回收框架和转动连接,且衔接盘的中端上设置有第一通孔,而活动杆的中端上设置有插槽,外表面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回收管包括有第一半管以及第二半管,该第一半管以及第二半管两者的上端面均设置有固定块,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橡胶块以及限位槽,而限位槽与凸块活动连接,且第一半管与第二半管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孔与插槽处于同一平面上,而两者均呈棱柱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杆基于线材回收框架对称设置有两个,该衔接杆基于活动杆呈等边三角状设置有三个,且第二通孔呈“非”字状与线材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的上下两层上设置有磁铁,中层设置有弹性带,而弹性带上设置有贯穿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橡胶块设置于限位槽的内侧,且橡胶块的圆弧度与第一半管以及第二半管的圆弧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凸块基于活动杆呈放射状设置有六个,该第一半管以及第二半管两者的同侧面上均设置有三个限位槽,且限位槽与凸块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岱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岱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34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