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料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31060.X | 申请日: | 2019-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2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朱舸;朱新刚;田玉祥;史伟斌;吕歌翔;王波;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黄河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3/00 | 分类号: | F27D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亚信智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1 | 代理人: | 任月娜 |
| 地址: | 710043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关于一种下料系统。包括:第一传送单元,包括第一支撑装置、第一传送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第一传感器;第二传送单元,包括第二支撑装置、第二传送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二传感器;下料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上方用于取下第二传送装置上的物料;其中,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的传送方向相同,且第二传送装置的起始端与第一传送装置的结束端相邻设置。上述下料系统一方面,通过第一传送单元和第二传送单元的传送使得物料距离下料单元较近,能够较及时的对物料进行抓取;另一方面,第一传送单元和第二传送单元通过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对物料的位置进行感应控制的,大大降低无法识别物料造成的漏料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太阳能光伏装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硅太阳能点出生产设备烧结炉的下料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电池是一种对光有响应并能将光能转换成电力的器件,当光线照射太阳电池表面时,一部分光子被硅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传递给了硅原子,使电子发生了越迁,成为自由电子在P-N结两侧集聚形成了电位差,当外部接通电路时,在该电压的作用下,将会有电流流过外部电路产生一定的输出功率。这个过程的的实质是:光子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相关技术中,传统的晶硅太阳电池制造烧结炉标准线下料装置采用的是图像识别,机械抓取自动下料方式,其下料方式为摄像头在固定区域识别物料图像,经过与标准模板比对,获取其位置偏差数据,通过机械抓取进行下料。此种下料方式存在以下不足:1、图像识别匹配度低于设定值时,会存在漏吸掉片现象;2、驱动电机驱动机械抓取装置的行走距离较长,循环时间过长,无法满足提速后的丝印需求,吸盘无法及时抓取,存在周期性漏吸掉片现象。
因此,有必要改善上述相关技术方案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制造烧结炉的下料系统,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制造烧结炉的下料系统,包括:
第一传送单元,包括第一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上方的第一传送装置;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送装置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下方并与第一驱动装置电连接的第一传感器;
第二传送单元,包括第二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装置上方的第二传送装置;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送装置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下方并与第二驱动装置电连接的第二传感器;
下料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上方用于取下第二传送装置上的物料;
其中,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相同,且第二传送装置的起始端与第一传送装置的结束端相邻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下料单元包括:
移动模组,所述移动模组包括滑轨和与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轨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传送方向垂直;
吸盘,与所述滑块连接;
第三驱动装置,与所述滑块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滑块沿滑轨滑动从而带动所述吸盘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上的主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黄河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黄河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10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国际经济与贸易展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螺旋轴铺料机构的物料输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