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线绞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30741.4 | 申请日: | 2019-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9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关炽尧;成坤和;向永峰;林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创新发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 |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黄绍彬 |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线 线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线绞线装置,包括机架,绞合走线机构,主电动机,以及集线断线检测装置,所述绞合走线机构包括进线导轮、设有通孔的左侧转盘和右侧转盘、绞弓、出线导轮、牵引机构、排线机构和收线盘;所述绞弓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左侧转盘和右侧转盘上,进线导轮与右侧转盘外侧的右侧主轴固定连接,出线导轮与左侧转盘外侧的左侧主轴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弓内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线槽和瓷眼,其中所述线槽的横截面呈半圆弧状,与所述瓷眼的内径通孔配合形成圆形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绞弓内侧设置凹槽,保证绞线运行稳定,避免发生绞线跳股,保持绞线均匀受力,有效提高绞线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铜线绞线装置。
背景技术
高导电性铜线是汽车充电桩的主要核心,现代充电技术对充电过程有更高的要求,即需要进行电动汽车和充电桩之间的信息传输,且能对充电动作做出适当的控制,这些都必然对所使用铜线的圆整度、曲挠性和机械性有更高的要求。绞线机是一种能广泛应用于各类软/硬导体线及电子线的绞合机械设备,其是将很多根单支导线扭成一股,以达到线材的工艺要求。其中绞弓是绞线机的主要配件,是束绞后线材的过线通道,直接关系到线材束绞后的质量,目前市面上应用的绞弓主要有导轮和瓷眼两种,但是由于铜线在绞弓中高速通过,没有定位机构稳定铜线位置,容易发生铜线跳股,导致牵引放线过程中会出现张力过大断线或张力不够股线松弛现象,绞线会因为受力不平衡和缺股而影响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保证绞线运行稳定,避免发生绞线跳股,保持绞线均匀受力,有效提高线材圆整度的铜线绞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铜线绞线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内部的绞合走线机构,驱动所述绞合走线机构的主电动机,以及设置在所述绞合走线机构输入端的集线断线检测装置,所述绞合走线机构包括进线导轮、设有通孔的左侧转盘和右侧转盘、绞弓、出线导轮、牵引机构、排线机构和收线盘;所述绞弓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左侧转盘和右侧转盘上,进线导轮与右侧转盘外侧的右侧主轴固定连接,出线导轮与左侧转盘外侧的左侧主轴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弓内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线槽,以及间隔布置的瓷眼,其中所述线槽的横截面呈圆弧状,与所述瓷眼的内径通孔配合形成圆形通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所述收线盘一侧设置有驱动所述收线盘转动的同步驱动机构,所述同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收线盘转动连接的转轴、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主动轮、皮带以及与所述牵引机构转动连接的从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机构包括两个与所述从动轮轴向固定连接的拉伸线轮,所述拉伸线轮上设置有若干铜线线槽。
进一步地,所述皮带上设置有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与所述皮带接触的摩擦板、挡板、弹簧压片、张紧弹簧、调节轴以及调节螺母,其中所述摩擦板与所述调节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压片穿过所述调节轴与所述挡板顶接,所述张紧弹簧穿过所述调节轴与所述弹簧压片顶接,所述调节螺母穿过所述调节轴与所述张紧弹簧顶接,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排线机构包括步进电机、丝杆、丝杆座、设置在所述丝杆座上的过线导轮,以及设置在所述丝杆座两侧的接近开关,其中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接近开关电性连接,并驱动所述丝杆座在丝杆上往复运动,所述接近开关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收线盘的宽度一致,当丝杆座靠近接近开关时,输出信号驱使步进电机反向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集线断线检测装置包括延伸至机架外侧的直杆、与所述直杆活动连接的模具座、以及安装在所述模具座上的分线板和线材模具,其中所述线材模具包括沿铜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两个定型聚晶模和一个整形电木模。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座的侧面设置有螺纹通孔与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旋入所述螺纹通孔与所述直杆顶接,实现模具座在直杆上的位置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创新发铜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创新发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07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位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AIS航标终端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