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井仪器的隔热探头接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30442.0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6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薛志波;张嘉伟;蔡池渊;王光伟;姜志敏;于会媛;陈敬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33 | 分类号: | H01R13/533;H01R13/648;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蒙蒙;龙洪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井 仪器 隔热 探头 接口 结构 | ||
本文公布了一种测井仪器的隔热探头接口结构,包括探头接口和骨架,测井仪器的线缆由所述探头接口延伸至所述骨架内,所述探头接口和所述骨架之间设有隔热体,用以隔绝热量由所述探头接口向所述骨架传递;所述隔热体设有连通探头接口与骨架的屏蔽通道,所述线缆贯穿所述屏蔽通道。本文涉及测井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测井仪器的隔热探头接口结构,可克服保温瓶开口侧无法隔绝热量而导致其影响测井仪器性能的问题,其隔热体可减少探头接口向骨架的热量传递,有效地保护保温瓶内的电子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井仪器的隔热探头接口结构。
背景技术
测井仪器作为石油测井时使用的专业测量器具,其可以有效采集地下环境中的多种物理信息,如力、热、核等。随后,技术人员可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而有效解释油田范围内的油气层厚度和位置,进一步确定与开采相关的一些性能参数。
值得注意地,该测井仪器在地下作业时,面临着高温高压的环境,目前的解决办法是采用承压瓶与保温瓶保护测井仪器内部电路。其中,核磁共振测井仪器也采用保温瓶隔热的措施,但由于在保温瓶开口侧,核磁共振测井仪器骨架上的探头接口必须与下游的探头连接,导致出现了保温瓶开口侧无法采用隔热体隔热的问题。由此,外界环境热量会从保温瓶开口侧迅速进入保温瓶内部,致使测井仪器的电子器件迅速升温,严重影响测井仪器的信噪比及可操作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井仪器的隔热探头接口结构,可克服保温瓶开口侧无法隔绝热量而导致其影响测井仪器性能的问题,其隔热体可减少探头接口向骨架的热量传递,有效地保护保温瓶内的电子器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测井仪器的隔热探头接口结构,包括探头接口和骨架,测井仪器的线缆由所述探头接口延伸至所述骨架内,所述探头接口和所述骨架之间设有隔热体,用以隔绝热量由所述探头接口向所述骨架传递;所述隔热体设有连通探头接口与骨架的屏蔽通道,所述线缆贯穿所述屏蔽通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隔热体设有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屏蔽筒,所述屏蔽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探头接口和所述骨架连接,所述屏蔽筒构成所述屏蔽通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屏蔽筒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且所述屏蔽筒的外径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的差值为0.5mm-2mm。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骨架上设有接线槽,且设有连通接线槽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所述屏蔽筒贯穿所述第二通孔并插入所述接线槽内。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屏蔽筒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且所述屏蔽筒的外径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的差值为0.5mm-2mm。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屏蔽筒的一端与所述探头接口螺纹连接或者焊接。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屏蔽筒伸入所述接线槽的一端的外壁通过接地线与所述骨架的外壁相接。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探头接口和屏蔽筒为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隔热体由聚四氟乙烯制成。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探头接口、隔热体和骨架都设于测井仪器的保温瓶内。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隔热体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探头接口和骨架。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探头接口在背向所述隔热体的一侧设有母插头容纳座和母插头定位座。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母插头容纳座内设有牵引螺纹孔。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探头接口的外壁设有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0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胎压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触控全面屏的边角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