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速匝道分流鼻防护柱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27277.3 | 申请日: | 2019-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0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赵孟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勇;赵孟春 |
| 主分类号: | E01F15/14 | 分类号: | E01F15/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21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速 匝道 分流 防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高速匝道分流鼻防护柱,主要用于高速公路匝道的分流鼻上。在现有防撞桶基础上改进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匝道分流鼻防护柱,包括有内外圈板、立柱、预埋法兰套管、梯形内外撑、梯形连接内撑,立柱通过螺栓与梯形连接内撑连接紧固,立柱与套管螺栓连接紧固,套管底部与与预埋法兰套管连接。具有维护方便、吸收缓冲、经久耐用、重复利用率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置在公路防撞装置,主要用于高速公路匝道的分流鼻上,具有维护方便、吸收缓冲、经久耐用、重复利用率高的特点。
背景技术
防撞桶是通过吸收车辆碰撞能量使车辆安全停止,并使车辆改变行驶方向避免乘员受到严重伤害的设施,它的主要功能是降低事故严重度,另一方面也通过其表面颜色和图形符号起警告和诱导作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匝道分流鼻防护柱的具有较多优点,对防护柱使用及维修成本的降低具有重要意。
目前常规使用的防撞块、防撞柱一般都有容易撞击产生二次位移,造成二次事故的风险,且容易损坏,损坏一部分部件经常需整体更换,最后导致维护、使用、更换的效率低下,难以满足日常快速拆装、快速维护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参照和采用现行达到国家标准的内外圈板、立柱、预埋法兰套管,经过立柱、梯形内外撑、预埋法兰套管的设计改良,组成一种新型的匝道分流鼻防护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如下:在现有防撞桶基础上改进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匝道分流鼻防护柱,包括有内外圈板、立柱、预埋法兰套管、梯形内外撑、梯形连接内撑,立柱通过螺栓与梯形连接内撑连接紧固,立柱与套管螺栓连接紧固,套管底部与与预埋法兰套管连接。
所述内/外圈板为钢板卷圆焊接而成,钢板面加工若干用于连接的通孔;
所述立柱为钢管加工而成,与套管连接;
所述预埋法兰套管由钢管与法兰板焊接而成,钢管和法兰板数量与立柱对应,每个立柱对应插在预埋法兰套管中,预埋时法兰端在地基面上,另一端水泥预埋入地基内;
所述梯形内外撑为钢板切割折弯而成,与内外包围连接后组成护栏的主体吸能结构;
所述梯形连接内撑为钢板切割折弯而成,中心部有与立柱连接用盲孔。
所述套管为钢管切割加工而成,与立柱通过螺栓连接,上端与梯形内撑用螺栓连接,下端连接主体结构和预埋法兰套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埋法兰套管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梯形内外/撑、梯形连接内撑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套管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圈板,2——梯形内撑,3——梯形外撑,4——内圈板,5——预埋法兰套管, 6——梯形连接内撑,7——立柱,8——警示标贴,9——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种新型高速匝道分流鼻防护柱,包括有内圈板、外圈板、立柱、预埋法兰套管、套管、梯形内外撑,梯形内外撑通过螺栓与两个内外圈板连接紧固,中心通过螺栓和套管和立柱连接紧固,如图1所示,各组件按照图示顺序分别用螺栓将各组件连接紧固,如图 2所示,内/外圈板分别与内外支撑用螺栓连接紧固,完成整体的主体框架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勇;赵孟春,未经赵勇;赵孟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72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沥青均匀烘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