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塑料热解制油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27201.0 | 申请日: | 2019-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5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宇;林顺洪;邓渝川;徐明;杨鲁;柏继松;季炫宇;李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C10G1/00 | 分类号: | C10G1/00;C10B53/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秦佩 |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热解制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塑料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废塑料热解制油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螺旋给料机;流化床燃烧炉,下端具有风室,流化床燃烧炉内沿纵向设置有多根内螺纹管,内螺纹管与螺旋给料机的内腔连通;第一分离器和精馏塔;以及热交换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废塑料热解制油的装置,将传统的外夹套加热方式改为内加热方式,采用内螺纹管,通过循环灰颗粒碰撞管壁、烟气对流和烟气辐射换热等方式,提高了废塑料热解制油的处理能力。同时根据测得的温度,实时调节入口流量阀门,可有效防止超温和内螺纹管内积碳现象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塑料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塑料热解制油的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具有广泛的用途以及良好的使用性能,与钢铁、木材和水泥构成了现代工业的四大基础材料。随着塑料消费量的不断攀升,废塑料的产生量也与日俱增,已成为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社会问题。废塑料在自然界中不易讲解,填埋处理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塑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溶出还易大面积污染土地,造成二次污染。废塑料热解制油是目前处理废塑料的最佳方式。
我国主要采用槽式反应器和管式反应器通过外加热方式来制取燃料油。然而,目前废塑料热解制油工业装置的处理能力较弱,一般不超过20吨/(天·台)。这主要是由于随着反应器容积的增大,搅拌轴搅拌的效果会降低,进而容易导致釜底和器壁出现结焦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塑料热解制油的装置,提高废塑料热解制油的处理能力,同时避免器壁出现结焦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废塑料热解制油的装置,包括:
螺旋给料机,所述螺旋给料机的内部具有夹套;流化床燃烧炉,所述流化床燃烧炉的下端具有风室,所述流化床燃烧炉的内部铺设有循环灰颗粒、并且沿纵向设置有多根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背火侧由内向外依次覆盖有保温棉和铝皮,所述内螺纹管与所述螺旋给料机的内腔连通;
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与所述风室连通;
第一分离器和精馏塔,所述第一分离器具有第一进口、第一气体出口和固体出口,所述精馏塔具有第二进口、第二气体出口和液体出口,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内螺纹管连通,所述第一气体出口与所述第二进口连通,所述固体出口与一焦炭罐连通,所述液体出口与一储油罐连通,所述第二气体出口与所述流化床燃烧炉连通;以及
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具有内腔,所述热交换器的内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流化床燃烧炉和所述夹套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的内腔中具有一沿横向蛇形布置的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由易导热材料制成、其内具有冷却水。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流室和压力泵,所述导流室与多根所述内螺纹管的下端均连通,所述压力泵的进口端与所述螺旋给料机的内腔连通、出口端与所述导流室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还包括空气预热器,所述空气预热器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与所述鼓风机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内腔中具有一沿纵向蛇形布置的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由易导热材料制成、其两端分别与所述鼓风机和所述风室连通。
进一步地,内螺纹管的下端设置有流量调节阀、上端设置有测温装置,多个所述内螺纹管上的所述测温装置都位于同一高度位置,所述测温装置包括热电偶、补偿导线和热电偶数显表,所述热电偶的测温端紧贴在所述内螺纹管顶部的背火侧,所述热电偶、所述补偿导线和所述热电偶数显表之间均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流化床燃烧炉和所述热交换器之间设置有第二分离器,所述第二分离器的上端具有第三进口和第三气体出口、下端具有返料口,所述第三进口与所述流化床燃烧炉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三气体出口与所述热交换器的内腔连通,所述返料口与所述流化床燃烧炉的下端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烟气处理装置,所述烟气处理装置与所述螺旋给料机内的所述夹套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72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防碰撞彩盒
- 下一篇:一种输变电线路智能监测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