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用零降板同层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26292.6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8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应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美沃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122 | 分类号: | E03C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23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用零降板 排水 装置 | ||
建筑用零降板同层排水装置,其两端具有沿同一中心轴线设置的进出水口,其间有贯通的水流通道。水流通道的中部经第一导流结构形成一中心线偏于中心轴线一侧的偏流通道,污水排水横管的接口设置在偏流通道中;与偏流通道相独立地设置的带有连接废水排水横管的第二接口的闭合合流汇集空间,其水流出口与偏流通道一并经混合段连通至出水口;合流汇集空间水流出口前的流道中设置的水封防臭段,位于与偏流通道相对于中心轴线径向相对方向侧的结构体中与建筑楼层板厚度段相对应的部位处,与消防阻火圈的装配内径或形状相一致。该同层排水装置可直接装配使用目前通用的圆形阻火圈防火,从而能实现真正的零降板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零降板同层排水装置,特别是在包括居住、办公等建筑施工中用于包括如卫生间、食堂、厨房、阳台等多种污水/废水排放的零降板同层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对建筑物中卫生间的同层排水系统的安装,大部分仍然采用卫生间整体降板或局部降板的方式,增加了卫生间毛坯楼层板的施工工序及建造成本。为此,在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975645A;CN104727430A等文献中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建筑用零降板(不降板)同层排水接头(器)。由于其包括进出水口和水流立管在内的整个水流通道全部都为沿同一轴向中心线方式设置的结构,因此通常U形的水封防臭段只能横向设置在立管连接段的一侧之外,导致了建筑施工无法在水流立管穿过楼板的有限开口部位使用目前通用的圆形阻火圈覆盖,只能如该文献所说采用在水流立管的楼板穿过部位外另行加设相应的防火板等辅助附加结构,因而很难满足消防防火的规定和需要,并且还会带来诸多的新问题,同时也失去了所述“零降板(不降板)”的目的和效果,增加了成本。此外,由进水口进入沿水流立管垂直下行的来自高楼层的水流,还会在水流立管中与由本层排水横管排入该同一水流立管的水流因发生对冲而产生水舌、甚至导致水流立管中的水进入排水横管的倒灌情况。而在水流立管中垂直下的行水流速度和冲击压力都较大,会产生较大的水流噪音,也影响了周围的人们生活舒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零降板同层排水装置,可以满意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建筑用零降板同层排水装置的基本结构,同样为上下两端分别具有沿同一中心轴线设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结构体,在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贯通有水流通道。其中:
——所述水流通道的中部经第一导流结构形成一个流道中心线偏于所述进、出水口中心轴线一侧的偏流通道,用于连接如卫生间便器等的污水排水横管的接口设置在偏流通道中;
——在所述结构体中,与所述的偏流通道相独立地设置有一个闭合的合流汇集空间,其中至少设有一个用于与包括如地漏、洗手池、洗衣机排水、淋浴室或浴缸排水等的废水排水横管连接的第二接口,合流汇集空间的水流出口与所述的偏流通道共同经混合段与出水口相连通。通常情况下,所述的废水排水横管会不止一个,因此用于连接废水排水横管连接的第二接口的数量一般可设置为2~10个;
——在合流汇集空间的水流出口前的流道中设有水封防臭段,其位于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与上述偏流通道径向相对或大致相对方向侧的结构体中与建筑楼层板厚度段相对应的部位处,且至少与该建筑楼层板厚度段的下1/4高度范围相对应的该结构体部位的整体截面外径或形状与消防阻火圈的装配内径或形状相一致。
上述的结构设置中,通过水流通道中设置的第一导流结构,使来自进水口的高楼层的水流全部都经流道偏于所述中心轴线一侧的偏流通道下行,因此在与偏流通道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径向相对或大体相对侧的结构体对应部位就可以腾让出适当的空间,从而为解决目前水流通道中的水封防臭段的容纳位置空间提供了可能,而且这种设置方式整体排水装置的结构能更为紧凑,使整体排水装置该部位的截面外径或形状,特别是其在施工安装中被埋置于相应建筑楼层板厚度的下1/4高度范围内部分(即该水封防臭段中过水口之下的流道全部或部分区段)的整体截面直径/形状,能与消防阻火圈的装配内径/形状相适应,从而实现了可以直接装配使用目前通用的圆形阻火圈防火,并进而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降板同层排水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美沃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美沃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62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孕期保健补钙剂封装设备
- 下一篇:垃圾渗滤液预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