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下舱体穿线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23175.4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6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魏建仓;仝庆;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22 | 分类号: | H02G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 代理人: | 姚志远;苏捷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穿线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舱体穿线密封结构。上述密封结构包括:壳体,由硬质材料制成,并具有供线缆穿过的通孔;第一软体挡板,由柔性材料制成,具有供线缆穿过的软体孔洞,第一软体挡板位于壳体外,并且第一软体挡板的孔洞与壳体的通孔相对设置;密封胶体,材质为固化密封胶,用于在线缆穿过第一软体挡板的孔洞和壳体的通孔后,填充并固化于孔洞与通孔之间。利用该密封结构能确保水下舱体穿线部位的密封效果,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水下线缆密封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舱体穿线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开发事业的发展,水下压力舱随之出现。水下压力舱需要有外接线缆的存在,才能方便地探测水下的情况。由于水下环境的特殊情况,使得对连接处的防水、密封均有着很高的要求。
当前情况下,水下舱体密封多采用水密插接头的方式。但是水密插接头的体积大,容易造成舱体外部的臃肿。而且一般的水密插接头防水性能无法达到水下深度的级别,但是防水性能够达到水下深度级别的水密插接头价格昂贵。此外,因为线缆和插接头长期处于复杂的水质环境当中,非常容易因为腐蚀或者压力等原因出现断裂、损坏等故障,因此该种方式在很多情况下不能满足水下舱体穿线密封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为了能够得到一种操作简易、作业时间短、密封失效低、体积小、成本低廉的水下密封方式,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水下舱体穿线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舱体穿线密封结构,以解决现有情况下成本高、体积大、作业时间长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下舱体穿线密封结构,其包括:壳体,由硬质材料制成,并具有供线缆穿过的通孔;第一软体挡板,由柔性材料制成,具有供线缆穿过的软体孔洞,第一软体挡板位于壳体外,并且第一软体挡板的孔洞与壳体的通孔相对设置;密封胶体,材质为固化密封胶,用于在线缆穿过第一软体挡板的孔洞和壳体的通孔后,填充并固化于孔洞与通孔之间。密封胶体所在的区域就形成了第一道密封防护。
在上述的密封结构中,壳体上设有“U”型凹槽,第一软体挡板的一端嵌入在凹槽中固定。“U”型凹槽的存在能够使第一软体挡板的位置更加稳固,降低了液态胶体渗透第一软体挡板边缘的可能性,并降低了液态胶体的损耗量。
在上述的密封结构中,壳体的通孔周围具有环状突起结构,该环状突起结构与线缆之间的缝隙填充了密封胶体,加长了漏水路径,形成了第二道密封防护。
在上述的密封结构中,第一软体挡板的软体孔洞的直径较线缆的直径小,从而与线缆形成过盈配合。
在上述的密封结构中,还包括第二软体挡板,由柔性材料制成,并具有供线缆穿过的软体孔洞,第二软体挡板贴合于壳体的内侧。
在上述的密封结构中,第一软体挡板的软体孔洞和第二软体挡板的软体孔洞的直径均较线缆的直径小,从而与线缆形成过盈配合。
过盈配合的结构能够防止液态胶体通过软体挡板流出,节省了胶体的用量,降低了费用。
第二软体挡板的存在不仅能够阻挡液态胶体流入舱体内部,还能够阻挡水流入舱体内部,形成了第三道密封防护。
在上述的密封结构中,第一软体挡板和第二软体挡板可以使用硅橡胶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软体挡板等类型。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可以实现线缆穿过某个壁面时穿线处的可靠密封,这一点对水下设备尤为重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以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水下舱体穿线密封结构的外部顶面观察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水下舱体穿线密封结构的内部底面观察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31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