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量自给型组合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22447.9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2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启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鑫启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丁国勇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量 自给 组合式 一体化 污水处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量自给型组合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覆土地平线、复合式滤池、沉淀池、接触氧化池A、接触氧化池B、操作间以及收集池检修井,覆土地平线内底部设有厌氧收集池,厌氧收集池内安装有污水提升泵,厌氧收集池上方一侧设有复合式滤池,复合式滤池一侧安装有沉淀池,沉淀池一侧设有接触氧化池A,接触氧化池A一侧设有接触氧化池B,接触氧化池B一侧设有操作间,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功能实用,因其埋于地下,上部覆上可用于绿化,厂区占地面积少,地面构筑物少,易于完成自动控制,管理操作简单,更加环保,同时潜水泵设于设备之中,减少工程投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能量自给型组合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排污设备结构繁杂,使用不便,功能少,且设置于地面之上不仅选址困难,同时难以保证绿化,厂区占地面积大,地面构筑物多,不易于完成自动控制,管理操作不便,不够环保,同时潜水泵难以设于设备之中,工程难度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量自给型组合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能量自给型组合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覆土地平线、复合式滤池、沉淀池、接触氧化池、接触氧化池、操作间以及收集池检修井,所述覆土地平线内底部设有厌氧收集池,所述厌氧收集池内安装有污水提升泵,所述厌氧收集池上方一侧设有复合式滤池,所述复合式滤池一侧安装有沉淀池,沉淀池一侧设有接触氧化池A,接触氧化池A一侧设有接触氧化池B,接触氧化池B一侧设有操作间,操作间一侧设有收集池检修井,复合式滤池、沉淀池、接触氧化池A、接触氧化池B、操作间以及收集池检修井均位于厌氧收集池的上方,所述厌氧收集池和收集池检修井一侧的覆土地平线内部开凿有人工格栅,所述人工格栅上开凿有进水口,所述人工格栅上方安装有光伏电站。
作为优选,所述光伏电站上设有1KW光伏发电板。
作为优选,所述沉淀池底部安装有管道,所述沉淀池通过管道与厌氧收集池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覆土地平线为平坦地面。
作为优选,所述复合式滤池内设有内箱体,所述内箱体外部由不锈钢方钢制成的框架,框架内安装有三层不锈钢方板焊制而成的容器,每层容器底部均安装有布水管,各层容器之间通过钢管连通,且所述复合式滤池底部设有与沉淀池连接的进出水管,并通过法兰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沉淀池内设有内筒,所述内筒顶部外侧设有集水槽且开凿有出水孔,所述内筒底部为钢制筒体,且内部交错排列斜管支架,支架下方均匀分布若干方形过水孔,所述内筒筒体底部设有出泥口。
作为优选,所述接触氧化池A内设有组合填料支架A,所述组合填料支架A外部为不锈钢框架,其顶部安装有检修吊钩。
作为优选,所述接触氧化池B内设有组合填料支架B,所述组合填料支架B外部为不锈钢框架,其框架外部四面设有方钢焊接而成的防填料逃逸网。
作为优选,所述组合填料支架A和组合填料支架B底部均安装有底架,所述底架为不锈钢管制成的方形框架,框架内侧通过钻孔焊接的方式连接若干加固杆,且框架一侧开凿有气口,并通过法兰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底架外侧均匀分布若干曝气孔,每个曝气控均由激光打孔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鑫启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鑫启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24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土壤生态修复治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纸箱模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