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共轨喷油泵泵盖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22224.2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9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涂天华;林小雪;侯旭洪;刘悦;陈超;李亚洲;惠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59/44 | 分类号: | F02M59/44;F02M59/02;F04B53/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2162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共轨喷 油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共轨喷油泵泵盖,以提高柱塞偶件的安装密封性的效果。该组合式共轨喷油泵泵盖,包括:用于安装在喷油泵泵体的上方的泵盖本体,所述泵盖本体由位于上方的小长方体和位于下方的大长方体构成,所述小长方体和所述大长方体相连;在所述小长方体内设置有蓄压腔,所述蓄压腔沿所述小长方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小长方体的侧表面上方设置有出油接口,所述出油接口连通所述蓄压腔;在所述大长方体的下端面开设有多个柱塞套孔,多个所述柱塞套孔分别通过一条高压油道连通至所述蓄压腔,所述柱塞套孔内设置有用于与柱塞套螺接的内螺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低速机高压共轨领域,具体是一种组合式共轨喷油泵泵盖。
背景技术
电控共轨燃油系统可以实现对喷油定时、循环喷油量精确控制,是大功率船用柴油机实现高燃油经济性和低有害物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现有的柱塞偶件在装配到喷油泵上时,通过将柱塞偶件装配到泵体上设置的柱塞套孔上后,通过在表面进行螺钉的方式连接柱塞套,由于泵体的密封面为异形,在其表面上设置螺纹孔不利于高温高压重油密封可靠性,且,在泵体上的加工螺纹孔难度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共轨喷油泵泵盖,以提高柱塞偶件的安装密封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共轨喷油泵泵盖,包括:用于安装在喷油泵泵体的上方的泵盖本体,所述泵盖本体由位于上方的小长方体和位于下方的大长方体构成,所述小长方体和所述大长方体相连;
在所述小长方体内设置有蓄压腔,所述蓄压腔沿所述小长方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在所述小长方体的侧表面上方设置有出油接口,所述出油接口连通所述蓄压腔;
在所述大长方体的下端面开设有多个柱塞套孔,多个所述柱塞套孔分别通过一条高压油道连通至所述蓄压腔,所述柱塞套孔内设置有用于与柱塞套螺接的内螺纹。
优选地,所述柱塞套孔在所述大长方体的下端面上的开口处设置有倒角;
所述柱塞套孔的底部端面和孔壁的过渡处设置为圆角;
所述柱塞套孔的底部端面设置有凹槽;
所述柱塞套孔的底部位置处安装有用于与进出油阀组件形成高压密封腔的密封环带。
优选地,在所述大长方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比例阀的安装孔;
在所述大长方体内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比例阀的第一冷却油油路,所述第一冷却油油路连通至位于中间位置的其中一个柱塞套孔;
在所述大长方体的下表面开设有用于连通喷油泵泵体的多个冷却油进油路,多个所述冷却油进油路分别连通至位于外侧的一个所述柱塞套孔;
在所述大长方体的下表面开设有用于连通喷油泵泵体的冷却油回油路,冷却油回油路通过在所述大长方体内设置的第二冷却油油路连通至所述比例阀;
相邻两个所述柱塞套孔之间通过第三冷却油油路连通。
优选地,在所述大长方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比例阀连通的燃油进油油路,所述燃油进油油路连通至位于中间位置的其中一个柱塞套孔;
相邻两个所述柱塞套孔之间通过燃油油路连通。
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柱塞套孔之间通过第一混合油油路连通;
在所述大长方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比例阀连通的第二混合油油路,所述第二混合油油路连通至位于中间位置的其中一个所述柱塞套孔;
在所述大长方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位于外侧的其中一个所述柱塞套孔连通的混合油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22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