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土壤生态修复治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22009.2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5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方中健;孙炀纯;邓惠敏;冯应东;江晓蕾;覃月娇;夏彬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尚景生态景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9C1/1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曾凤云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土壤 生态 修复 治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土壤生态修复治理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培养槽,所述培养槽内填充有培养土,所述底板内且位于培养槽的右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正面和背面均连接有挡板,所述通槽的顶部且挡板位置处对应开设有滑槽,所述通槽的底部且挡板位置处对应开设有凹槽,通过设置进液管,喷嘴,培养槽,修复植物,解决了目前土壤修复通常是将污染的土壤挖掘出来后,将土壤置于高温高压的条件下,重金属会形成玻璃态结构,从而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物质,这种处理方法会破坏土壤物理、化学性状,造成土壤肥力降低,因此需要一种新型土壤生态修复治理系统来改善这一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土壤生态修复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
目前土壤修复通常是将污染的土壤挖掘出来后,将土壤置于高温高压的条件下,重金属会形成玻璃态结构,从而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物质,这种处理方法会破坏土壤物理、化学性状,造成土壤肥力降低,因此需要一种新型土壤生态修复治理系统来改善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土壤生态修复治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土壤生态修复治理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培养槽,所述培养槽内填充有培养土,所述底板内且位于培养槽的右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正面和背面均连接有挡板,所述通槽的顶部且挡板位置处对应开设有滑槽,所述通槽的底部且挡板位置处对应开设有凹槽,所述挡板的顶部且位于底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底板中心处的两侧均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内连接有管套,所述管套内固定连接有圆管,所述圆管的两侧且位于底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喷嘴,所述圆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管套的正面和背面且位于底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上连接有把手,所述管套内且喷嘴位置处对应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内固定连接有薄膜,所述培养土中栽种有修复植物。
优选的,所述底板和挡板以及横杆均由淀粉基树脂制成且培养槽和通槽以及挡板均设置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修复植物为苜蓿且挡板的形状与通槽的形状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内储存有钝化剂且钝化剂有由石灰溶液和磷酸氢钙溶液混合制成。
优选的,所述喷嘴和方槽均设置有多个且薄膜由水溶性薄膜制成。
优选的,所述圆槽与管套,挡板与滑槽以及挡板与凹槽的连接方式均为滑动连接且销轴与把手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槽内饲养有蚯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进液管,喷嘴,培养槽,修复植物,进液管中的由石灰溶液和磷酸氢钙溶液混合制成的钝化剂在进入土壤后,通过对重金属离子的沉淀,吸附以及氧化还原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活性和生物有效性,金属离子聚集沉淀后通过翻耕土地,将沉淀的金属沉淀物从土壤中去除,从而减小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的污染,同时苜蓿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使土壤的肥力增加,解决了目前土壤修复通常是将污染的土壤挖掘出来后,将土壤置于高温高压的条件下,重金属会形成玻璃态结构,从而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物质,这种处理方法会破坏土壤物理、化学性状,造成土壤肥力降低,因此需要一种新型土壤生态修复治理系统来改善这一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底板,挡板,横杆,淀粉基树脂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能够完全降解,不会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尚景生态景观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尚景生态景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20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