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21102.1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2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钟海英;陈建明;张珏锋;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刘元慧 |
地址: | 31002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便 高效 更换 斜纹 夜蛾 幼虫 食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该装置放置于斜纹夜蛾幼虫饲养盒内,包括支架系统,支架系统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具筛孔漏斗组件、蒸屉形筛网与漏斗结合体、集粪瓶。本实用新型更换藕叶时只需通过上漏斗和下漏斗方向的相互调换,使幼虫从残藕叶自然、主动转移到鲜藕叶,虫粪经漏斗集中、筛网过滤最终收纳入集粪瓶,大大缩短了人为更换藕叶时间。更换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工具均便于清洗且可以反复利用;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昆虫饲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斜纹夜蛾(
目前,为有效防控斜纹夜蛾为害,国内外针对斜纹夜蛾开展了生态学、生物学、生理学及药剂防治等一系列研究工作,而抗药性监测及新药剂筛选均需大批量、发育进度尽可能一致的斜纹夜蛾供试幼虫。鉴于此,如何通过大规模的人工饲养获取大批量幼虫成为达到要求、保证药剂生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此过程中,食料更换是关键环节,该环节直接影响到幼虫的存活率和大量人工的消耗。
有关斜纹夜蛾的食料更换涉及五篇文献:其一,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33:119-122页,斜纹夜蛾人工与天然饲料主要质量指标的比较研究,林佩卿、刘复生,提到在玻璃缸中层放一块直径同样大小的圆形铁丝网,将一定量的人工饲料放在铁丝网上,以便排出的便粪通过网眼而落入缸底。其二,安徽农业科学,2008,36: 4564- 4565,4602页,消毒清洁措施对斜纹夜蛾人工饲养效果的影响,韦秉兴、邱海洪、叶子富、熊丽,提到1~2龄幼虫每2天更换新叶;3~4龄幼虫每1~2天更换新叶;5~6龄幼虫每天更换新叶。其三,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622-9623,9630页,天然饲料饲养对斜纹夜蛾繁殖力影响方法的研究,韦秉兴、邱海洪、王琳、叶子富,提到每隔 1-2天除去残叶和粪便,放入新藕叶喂食幼虫。其四,中国蚕业, 2011,(3) : 76-77,79页,斜纹夜蛾的人工饲养技术,黄艳君、浦冠勤,提到使初孵幼虫上行取食,约2~3天更换1次饲料。其五,贵州农业科学,2016,4:77~80页,3种植物叶片对斜纹夜蛾营养效应及中肠酶活性的影响,王桂花、赵庆杰、徐凡丁、邹游兴、王红刚、王洪星、杨石有、林江,提到幼虫期每天更换新鲜叶片,清理排泄物。
但以上现有技术中并未具体提及食料更换方法。同时,玻璃缸中层放置铁丝网,因铁丝网并无支架支撑,容易塌陷,导致铁丝网下面栖息的幼虫难免因铁丝网上面幼虫取食过程中断落的食料块砸中而被而压伤、压死,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斜纹夜蛾幼虫(尤其是低龄幼虫)的存活率,为后续化蛹及下一代饲养带来困难。因此,亟需解决斜纹夜蛾幼虫食料更换过程中出现的棘手问题,以便进行大规模继代饲养。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斜纹夜蛾食料更换过程的规模化、简便化、继代化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一种利用具筛孔漏斗、网筛与漏斗的结合体、集粪瓶三者结合的装置,简便、高效地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及方法可实现继代化、规模化饲养大量斜纹夜蛾,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工投入,显著提高了斜纹夜蛾幼虫食料更换的效率。利用本实用新型方法繁殖出的斜纹夜蛾虫源可满足实验室所需的大量试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11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浮式粮食摊晾装置
- 下一篇:一种皮肤扩张术用注水护理包的装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