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桩板拦石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19599.3 | 申请日: | 2019-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0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罗刚;张傲辉;张佳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F7/04 | 分类号: | E01F7/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王沙沙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板拦石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桩板拦石结构,包括多根依次排列的桩体和用于连接相邻两根桩体的桩间板;桩体靠近落石一侧表面可拆卸的设置有钢套,钢套表面设置有锥形的突起;桩间板靠近落石一侧表面可拆卸的设置有拱形结构的护板;本实用新型基于落石碎裂机理,通过分别在桩间板和桩体上增加可拆卸的钢套和护板,有效提高结构的抗冲击能力。此外这种镶嵌结构,钢套和护板损坏时可以及时更换,效率高、代价低,同时也保证了桩体和桩间板的安全和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崩塌落石灾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桩板拦石结构。
背景技术
修建于高山峡谷的铁路、公路、水利和电力工程,经常受到崩塌落石灾害的影响。桩板拦石墙作为一种有效的防护工程,一般设置在路堑边坡坡脚或落石山坡下部的缓坡地段。用浆砌片石砌筑,墙背用砂土堆砌成缓冲层,以防墙体被直接撞击而损坏。
传统的桩板拦石墙只能拦挡规模较小的落石,而且桩间板经常被落石损坏,而失去防护作用。此外,对于完整性较好,冲击力较大的落石,需要修建落石槽等大型防护措施,导致工程量加大,增加资金投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体稳定性高、结构简单的桩板拦石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桩板拦石结构,包括多根依次排列的桩体和用于连接相邻两根桩体的桩间板;桩体靠近落石一侧表面可拆卸的设置有钢套,钢套表面设置有锥形的突起;桩间板靠近落石一侧表面可拆卸的设置有拱形结构的护板。
进一步的,所述钢套为拱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钢套上端设置有钢套卡块,桩体对应位置设置有与钢套卡块配合的桩体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护板两翼均设置有护板卡块,桩间板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护板卡块相配合的桩间板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钢套与桩体之间设置有缓冲层。
进一步的,所述护板和桩间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层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为黏土材料制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装置当体积较大的岩石滚下时,钢套上的锥形体可将其碎裂为体积较小的石块,减小落石的冲击力和冲击能量,有效拦截落石,减轻落石对桩体的破坏;
(2)本实用新型中护板为拱形结构,护板可将正面撞击力传递给两侧的桩体,避免落石直接撞击桩间板,从而保护桩间板的稳定性与完整性;
(3)本实用新型中护板和桩间板之间及钢套和桩体之间均设置有缓冲层,可缓冲落石的冲击力,使得桩间板及桩体不易损坏;
(4)本实用新型中护板和钢套均为可拆卸结构,方便安装便于及时更换,各结构之间以镶嵌方式结合,各结构之间紧密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桩体,2-桩间板,3-钢套,4-护板,5-桩间板卡槽,6-钢套卡块,7-护板卡块,8-钢套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桩板拦石结构,包括多根依次排列的桩体1和用于连接相邻两根桩体1的桩间板2;桩体1靠近落石一侧表面可拆卸的设置有钢套3,钢套3表面设置有锥形的突起;桩间板2靠近落石一侧表面可拆卸的设置有拱形结构的护板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195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数控电流源
- 下一篇:一种电力设备的预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