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用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19592.1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3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宣煌;林海滨;蔡涵华;郑锋;张国栋;陈旭;吴长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14 | 分类号: | A61B90/14;A61B17/34;A61B9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351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柱 外科手术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用定位装置,其结构包括安装座、支撑体、滑轨、弧型刻度架、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第三限位柱、穿刺针,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及第三限位柱分别相对应穿处于切滑层上的刺针杆的三个自由度,可以更好的适应根据患者体型,能够保持穿刺点对应圆弧中点位置上,使手术部位始终位于定位的中心上。穿刺针由弧型刻度架的刻度尺与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第三限位柱,配合红外线的引导,手术时穿刺针就能准确地穿过病人椎间直达病灶,能够有效提高定位病变位置的准确性,降低了患者医疗风险几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用定位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脊柱外科手术的术中定位是保证手术节段准确及手术成功的关键。但现有定位装置普遍存在定位点单一且容易偏移的现象,定位不精准容易对脊柱外科手术造成影响,进而延长了手术时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用定位装置,以解决现有定位装置普遍存在定位点单一且容易偏移的现象,定位不精准容易对脊柱外科手术造成影响,进而延长了手术时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用定位装置,其结构包括安装座、支撑体、滑轨、弧型刻度架、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第三限位柱、穿刺针,所述支撑体下端配设结构固定不变的,所述弧型刻度架架空层面组合构成滑轨,所述穿刺针分别对应安装在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第三限位柱的下端点上,所述支撑体壁接安装座前板上,所述弧型刻度架上设有固定沿着轨线滑动的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及第三限位柱,所述穿刺针设有多根,能够保持穿刺点对应圆弧中点位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弧型刻度架包括设于其表面上的刻度尺、弧线固定的切滑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及第三限位柱按照顺序间隔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上配设有沿轨线弧形移动的穿刺针。
进一步地,所述穿刺针配合红外线的引导完成穿刺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及第三限位柱设于支撑体横壁下方处。
本实用新型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用定位装置,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及第三限位柱分别相对应穿处于切滑层上的刺针杆的三个自由度,可以更好的适应根据患者体型,能够保持穿刺点对应圆弧中点位置上,使手术部位始终位于定位的中心上。穿刺针由弧型刻度架的刻度尺与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第三限位柱,配合红外线的引导,手术时穿刺针就能准确地穿过病人椎间直达病灶,能够有效提高定位病变位置的准确性,降低了患者医疗风险几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用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弧装配结构的弧型刻度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穿刺针刺点处于圆形弧中心的示意图。
图中:安装座-1、支撑体-2、滑轨-3、弧型刻度架-4、刻度尺-401、切滑层-402、第一限位柱-5、第二限位柱-6、第三限位柱-7、穿刺针-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未经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195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盘摆盘机
- 下一篇:一种平口门扇侧边垂直滚涂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