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介入手术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17933.1 | 申请日: | 2019-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5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汪惠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惠芝 |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A61G13/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1 | 代理人: | 黄晓玲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入 手术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介入手术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边与手术床铰接,并且可通过定位结构水平的定位在所述手术床上,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术床底面上的第一定位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底面上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上设置有缺口槽,所述第二定位件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支架转动连接。当需要使用所述支架时,将支架相对手术床转动至水平位置,转动第二定位件,使第二定位件的一端伸进所述缺口槽中,此时所述支架与所述手术床定位;当所述支架使用完成后,使所述第二定位件离开所述缺口槽,转动所述支架,将所述支架转动到预设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介入手术支架。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就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在对患者的手臂进行介入手术时,一般需要将患者手臂放置在一块支撑板上,目前现有的支撑板较为简易,并且是与手术床分开的,当需要手术时,才将支撑板插在手术床与床垫之间,手术做完再将支撑板取下存放在其他地方,这样在手术时需要先去寻找支撑板,给护士或者相应人员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介入手术支架,与手术床相互铰接,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水平定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介入手术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边与手术床的一侧边铰接,并且通过定位结构水平的定位在所述手术床上,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术床上的第一定位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支架的底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手术床的底面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定位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件相配合的缺口槽。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的数量有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顶面通过定位槽可拆卸的连接有支撑垫,所述定位槽顶部开口,并且两端分别贯穿所述支架的两侧边,所述定位槽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卡槽,所述支撑垫的底部的两侧边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定位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垫的顶面上设置有定位凹槽,用于放置患者手臂。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垫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手绳,便于将所述支撑垫从所述定位槽的其中一端伸进或者伸出所述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当需要使用支架上,将支架相对手术床转动至水平位置,转动第二定位件,使第二定位件的一端伸进所述缺口槽中,此时所述支架与所述手术床定位;当所述支架使用完成后,使所述第二定位件离开所述缺口槽,转动所述支架,将所述支架放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支架与手术床定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架未与手术床定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架与手术床定位时的俯视图;
图4为第一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支架与支撑垫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支架;11、合页;12、定位槽;121、卡槽;13、支撑垫;131、定位凸起;132、手绳;133、凹槽;20、手术床;30、定位结构;31、第一定位件;311、缺口槽;32、第二定位件;321、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惠芝,未经汪惠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179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滤效率较高的自动过滤机
- 下一篇:一种永磁电动滚筒转子包胶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