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17920.4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3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余威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注塑 模具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同一水平面设置的顶针以及斜顶,所述斜顶包括斜顶杆以及与所述斜顶杆连接的斜顶头,所述斜顶头包括第一工作部以及第二工作部,所述第二工作部下方与所述顶针的顶部相应,本结构取消了常规的定位环结构,在卡扣部位斜顶下面增加定位顶针,不仅能实现自动化生产,降低人工成本;避免了压模的风险,提升生产稳定性;而且避免产品表面的形偏问题,保证产品外观,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加油小门面盖的卡扣因装配关系出模角度偏小,对斜顶的抱紧力过大,脱模时常常造成工件无法与斜顶脱离,不仅造成取件困难,而且容易造成表面的形偏问题。现有技术中,为了弥补取件困难的问题,直接在工件的内表面设置定位环结构,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对产品起到定位的作用,但是产品与斜顶粘连的问题,取件困难仍然无法解决,还会增加表面形偏问题,同时,工件的外表面会因为定位环的设置造成印记,影响产品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避免产品表面有形偏,且不影响产品外观,能够实现斜顶脱模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同一水平面设置的顶针以及斜顶,所述斜顶包括斜顶杆以及与所述斜顶杆连接的斜顶头,所述斜顶头包括第一工作部以及第二工作部,所述第二工作部下方与所述顶针的顶部相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顶针与所述斜顶分别通过支撑座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驱动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工作部位于所述斜顶头的上端部,与工件相接触的一面匹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工作部位于所述斜顶头的侧向,与工件的凸出部匹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顶针顶部设置有阶梯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结构取消了常规的定位环结构,在卡扣部位斜顶下面增加定位顶针,不仅能实现自动化生产,降低人工成本;避免了压模的风险,提升生产稳定性;而且避免产品表面的形偏问题,保证产品外观,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顶针以及斜顶与工件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2为顶针以及斜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3,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同一水平面设置的顶针1以及斜顶2,斜顶包括斜顶杆21以及与斜顶杆21连接的斜顶头22,斜顶头22包括第一工作部221以及第二工作部222,第二工作部222下方与顶针1的顶部相应。
顶针1与斜顶2分别通过支撑座3固定,使顶针与斜顶能够在脱模时行程一致。顶出机构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方式可以采用液压驱动,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主要考虑实际的需求选择适合的驱动方式。第一工作部221位于斜顶头22的上端部,与工件相接触的一面匹配,当与工件4接触的工件表面为弧面时,则第一工作部设计为弧面,弧度与工件4的弧面向匹配,当与工件4接触的工件表面为其他造型时,第一工作部设计随之变化,第二工作部222位于斜顶头的侧向,与工件的凸出部匹配,为了能够降低制作成本,斜顶头与斜顶杆可以为可拆卸连接,当遇到不同的加工工件,仅需要更换斜顶头即可,斜顶杆依然能够使用,顶针顶部设置有阶梯状结构,有利于减少与工件的接触面积,既能够起到定位的作用,同时更有利于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179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碎石道床边坡夯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喷头移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