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车载充电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17309.1 | 申请日: | 2019-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0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付永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巩诚电器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3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车载充电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式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转换器和USB手机充电器,所述转换器的输出端安装有12V电线,所述USB手机充电器的输出端安装有5V电线,所述转换器的输入端与USB手机充电器分别连接有电池正极线和电池负极线,所述壳体的外部安装有传输线,所述传输线的一端固定有与外部电源相连接的充电头,且另一端贯穿壳体与USB手机充电器相连接;本设计集成了充电器、转换器、USB手机充电器,通过压铸铝外壳、环氧树脂一体灌封式设计,既解决了传统车载振动问题,也充分利用了散热结构,同时节约人工安装的成本,优化整车安装线束,大大的缩小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不便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载充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车载充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大多数电动车充电器采用便携式,而转换器或是USB手机充电器(选配部分)均已车载的形式随车装配,并且独立安装,便携式充电器因需要随车携带,会发生遗忘,会导致电动车不能及时充电,但是市面仍有少许的车载式充电器,这种车载式充电器和转换器、USB手机充电器都是单独安装使用,增加整车组装的工序。
目前充电器、转换器、USB手机充电器同属于电源类产品,共有的属性是有很大部分损耗发热,分离的设计装车,既浪费整车空间,也不利于散热体的充分利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车载充电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充电器、转换器、USB手机充电器同属于电源类产品,共有的属性是有很大部分损耗发热,分离的设计装车,既浪费整车空间,也不利于散热体的充分利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式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转换器和USB手机充电器,所述转换器的输出端安装有12V电线,所述USB手机充电器的输出端安装有5V电线,所述转换器的输入端与USB手机充电器分别连接有电池正极线和电池负极线。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部安装有传输线,所述传输线的一端固定有与外部电源相连接的充电头,且另一端贯穿壳体与USB手机充电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部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多个侧限位板以及处于侧限位板两端内限位筒,所述内限位筒的内侧固定有呈“十”字型结构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内限位筒之间形成四个闭合区域,所述电池正极线、5V电线9、电池负极线和12V电线贯穿四个闭合区域,所述限位组件的外侧套设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为橡胶材质构件。
优选的,所述分隔板的内侧一端安装有旋转轴,所述内限位筒由两个对称的半圆环组成,且两者绕旋转轴做旋转运动。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侧边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且连接板为金属材质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设计集成了充电器、转换器、USB手机充电器,通过压铸铝外壳、环氧树脂一体灌封式设计,既解决了传统车载振动问题,也充分利用了散热结构,同时节约人工安装的成本,优化整车安装线束,大大的缩小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不便性;
2.通过设计的限位组件,可以将防护套内部的各个电线进行分隔放置,不仅降低各个电线之间的热传导,同时在前期安装中,更加方便,无需依次穿插电线,且提高了对各个电线的防护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套与分隔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巩诚电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巩诚电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173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