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氢用电控散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12201.3 | 申请日: | 2019-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6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赵煜;杨玺;张明宇;黄孟阳;张国莹;朱琳;贾开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15/02 |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9 | 代理人: | 汤冠萍 |
| 地址: | 650228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前卫***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电 散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燃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制氢用电控散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底端设有电解发生器,所述电解发生器的外壁上套接有箱体,所述密封壳的内腔中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上端设有进水管,所述电解发生器的内腔中设有与进水管连接的铜管,所述箱体的外壁上分别设有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和PLC控制器,所述压缩机的上端设有进气管,所述电解发生器的上端分别插接有进料管和出气管,所述电解发生器的内壁上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同时从电解发生器的内部和外部进行循环降温,而且通过电气控制实现散热,散热的及时性和稳定性好,并且能够对气路进行保护,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燃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氢用电控散热器。
背景技术
氢氧发生器是利用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电化学设备,又称之为布朗发生器,氢氧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是:将工频电(交流电)进行整流转换直流电,在电解槽中对碱性水(H2O)进行电化学分解形成氢离子(H+)和氢氧离子(OH-),其中氢离子移向电极板的阴极面,形成氢气 (H2),氢氧离子移向电极板的阳极面,形成氧气(O2)。
现有技术的氢氧发生器机组一般包括:电源系统、电解槽系统、气液分离系统、冷却系统,控制系统、安全防回火系统以及使用该氢氧发生器的附件。普通的氢氧发生器的散热系统一般是:只有电解槽的热水片和一排风扇进行降温。而由于氢氧发生器的内部器件安装紧密和散热空间少的固有结构,因此现有技术会导致散热效果和及时性较差,具体表现在:第一,热保护自动停机;第二,气体带水分,降低火焰温度,影响产品质量;第三,氢氧发生器不能长时间工作,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制氢用电控散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制氢用电控散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制氢用电控散热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壁底端连接有电解发生器(12),所述电解发生器(12)的外侧套接有箱体(13),所述箱体(13)的内壁和电解发生器(12) 的外壁之间填充有冷却水,所述电解发生器(12)的外壁上连接有密封壳(3),所述密封壳 (3)的内腔中安装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上端连接有进水管(23),所述水泵(4) 的下端连接有吸水管(8),所述吸水管(8)贯穿密封壳(3)的内壁并延伸至外部,所述电解发生器(12)的内腔中设有与进水管(23)连接的铜管(11),所述电解发生器(12)的外壁下部插接有与铜管(11)连接的回流管(10),所述箱体(13)的外壁上分别安装有压缩机 (18)、气液分离器(6)和PLC控制器(7),所述压缩机(18)的与箱体(13)之间连通有进气管(19),所述电解发生器(12)的上端分别插接有进料管(22)和出气管(24),所述出气管(24)与气液分离器(6)连接,所述进料管(22)延伸至壳体(1)的上部外侧,所述气液分离器(6)的侧壁上连接有排气管(5),所述排气管(5)贯穿壳体(1)的内壁延伸至外部并连接用气设备,所述电解发生器(12)的内壁上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0),所述PLC控制器(7)通过导线分别与水泵(4)、压缩机(18)、电解发生器(12)和温度传感器 (20)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13)的侧壁上安装有继电器(25),所述继电器(25)与出气管(24)连接,所述继电器(25)的下端设有与气液分离器(6)连接的短管(2),所述继电器 (25)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7)连接。
优选的,所述铜管(11)呈螺旋状设置,所述回流管(10)远离铜管(11)的一端设有第一单向阀(9),所述回流管(10)和进水管(23)均由塑料管制成。
优选的,所述壳体(1)的内壁一侧下部开设有散热口(17),所述壳体(1)的内壁一侧下部连接有与散热口(17)匹配的U型板(15),所述U型板(15)的侧壁上安装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连接有风扇(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12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式太阳能空调
- 下一篇:一种高压软管接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