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椎弓根螺钉置钉导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11552.2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4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赞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9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文莹森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椎弓根 螺钉 导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椎弓根螺钉置钉导板,包括连接固定部,所述连接固定部两端口处均连接有定位部,其中,两个所述定位部相对设置,所述定位部前端面与椎骨骨面形状一致,后端面设置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内设置有贯穿所述导向管和所述定位部的中空通道,完成了导板的精确定位,避免了因为骨面软组织剥离未完全导致的定位失败,同时保留了骨膜,维持了骨骼的营养,有利于术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椎弓根螺钉置钉导板。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椎弓根螺钉置入是脊柱微创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颈胸腰椎附近有重要的神经、血管,传统C臂透视下行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要求较高,术中需反复透视,置入螺钉准确性低,而计算机辅导导航系统可减少术中透视,提高置钉的准确性,但昂贵的价格导致其无法在基层医院普及,而且设备定位较为繁琐,故此,3D打印手术导板辅助螺钉置入变的流行起来。3D打印技术是一种可以将虚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准确快速的转化为三维实物原型的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预先构建计算机数字化模型文件,运用可黏合材料通过3D打印机逐层打印三维实物模型。
椎弓根螺钉置钉导板就是利用计算机软件三维重建椎体模型,标记术中需要暴露的椎骨范围,利用逆向工程技术,制作出与椎骨贴合的导板,设计进针点、角度、深度,完成导板三维设计,最后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导板模型,辅助椎弓根置钉,实现了手术时的准确定位,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缩短了手术时间。
传统的置钉方案直接将附近的软组织和骨膜剥离完全,直接置钉,造成了手术创口大难愈合,且置钉也不准确;现有技术中提出的置钉方案采用了椎弓根螺钉置钉导板的方法,虽然保证了手术开口较小,但为了增加导板的稳定性与定位的准确性,在术中仍然需要在放置椎弓根螺钉置钉导板进行定位前充分清除接触区域椎骨骨面上的软组织及骨膜,并且有的导板安放前还需使用特制的刮除器刮除接触区域椎骨骨面的软组织及骨膜。此种操作使得软组织能否成功剥离变得尤为重要,有些手术部位的软组织无法从骨骼完整剥离,导致椎弓根螺钉置钉导板放置不准确,导板定位失败,且此种操作极大的损伤了骨膜,骨膜虽自身不能诱导新骨形成,可它与骨折血肿接触后即能生成新骨组织,骨膜内富含血管和神经,对骨骼的成长极为重要,有利于预后。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椎弓根螺钉置钉导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椎弓根螺钉置钉导板使用时需要将接触区域椎骨骨面上的软组织和骨膜完全剥离导致术后不易恢复,并且软组织和骨膜剥离不完全会导致椎弓根螺钉置钉导板放置位置不准确,从而定位失败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椎弓根螺钉置钉导板,包括连接固定部,所述连接固定部两端口处均连接有定位部,其中,两个所述定位部相对设置,所述定位部前端面与椎骨骨面形状一致,后端面设置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内设置有贯穿所述导向管和所述定位部的中空通道,且两个所述定位部的所述前端面上均设置有微针。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椎弓根螺钉置钉导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微针垂直设置于所述前端面,且呈现圆锥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椎弓根螺钉置钉导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微针均匀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椎弓根螺钉置钉导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固定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弧状连接杆连接,呈现U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医科大学,未经徐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115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净化池
- 下一篇:单侧支撑助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