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继电器防带载切换驱动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11222.3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7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梁立贤;尹进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爱普拉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2 | 分类号: | H02H7/2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继电器 防带载 切换 驱动 保护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器防带载切换驱动保护电路,包括比较器U1A、比较器U1B、芯片U2、芯片U3、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继电器K1,比较器U1A、比较器U1B的型号为LM2903D,芯片U2的型号为SN7A4AHCT1G08DBVR,芯片U3的型号为SN7A4AHCT1G02。本继电器防带载切换驱动保护电路,应用在低压大电流场合,既能有效降低系统中继电器K1的功耗,减少发热,又能防止继电器带载分合,延长系统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继电器防带载切换驱动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绝大部分的充电设备厂家,都是采用直接驱动直流继电器来控制输出电压电流的开通与关断,从而实现上面提到的二项功能要求。然而传统的大电流继电器,线圈要求的保持电流较大,造成继电器发热及能效的损耗严重,并且触点带载分合的寿命次数比空载分合的寿命次数短得多,为了保护设备的高寿命长效运行,也为了防止继电器触点间因高压大电流分合产生电弧引起不必要的隐患,必须防止继电器带载分合,做到先通继电器再开电源模块的电压输出,先关电压输出,再断继电器,基于上述所述,提出一种继电器防带载切换驱动保护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继电器防带载切换驱动保护电路,具有可有效降低系统中继电器K1的功耗,减少发热,又能防止继电器带载分合,延长系统使用寿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继电器发热,降低了系统使用寿命,能耗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继电器防带载切换驱动保护电路,包括比较器U1A、比较器U1B、芯片U2、芯片U3、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继电器K1,所述比较器U1A的脚3接到REF端子,比较器U1A的脚2连接到电阻R4的输出端,并连接到电阻R7、电容C3的输入端,电阻R7、电容C2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电阻R4的输入端串联电阻R2、电阻R1,电阻R1的输入端接到VOUT+端子上;所述比较器U1A的脚8接到+5V电源输入端子上,并接到电容C2、电阻R3的输入端,电容C2的输出端接地,电阻R3的输出端接到芯片U2的脚1;所述比较器U1A的脚1接到芯片U2的脚1,芯片U2的脚2接到Drive-SET端子上,芯片U2的脚3连接到电容C5的输出端,芯片U2的脚3与比较器U1A的脚4连接后接地,电容C5的输入端与芯片U2的脚5连接后接到+5V电源输入端;所述芯片U2的脚4连接到电阻R5输入端,电阻R5的输出端连接到三极管Q1的基极,并连接到电阻R6、电容C4的输入端,电阻R6的输出端、电容C4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后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到继电器K1的脚3,继电器K1的输入端连接到二极管D1的输出端,二极管D1的输入端连接到VOUT+端子上,继电器K1的输出端连接到V-BAT+端子上,继电器K1的脚1接地,继电器K1的脚2连接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基极串联电阻R8后连接到芯片U3的脚4,并连接到电阻R9、电容C6的输入端。电阻R9的输出端、电容C6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后接地;所述芯片U3的脚3连接到对安荣C7的输出端,电容C7的输入端与芯片U3的脚5相连后接到+5V电源端子上;所述芯片U3的脚2连接到Drive-RESET端子上,芯片U3的脚1连接到比较器U1B的脚7,并连接到电阻R10的输出端,电阻R10的输入端连接到+5V电源端子上;所述比较器U1B的脚6接到REF端子上,比较器U1B的脚5与比较器U1A的脚2相连后接到电阻R4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比较器U1A、比较器U1B的型号为LM2903D。
优选的,所述芯片U2的型号为SN7A4AHCT1G08DBVR,芯片U3的型号为SN7A4AHCT1G02。
优选的,所述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的型号为MMBT4401LT1G。
优选的,所述继电器K1的型号为CHP-112BB2-W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爱普拉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爱普拉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112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组装的LED灯支架
- 下一篇:一种高校宿舍用智能化推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