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拓宽施工用减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09648.5 | 申请日: | 2019-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28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周安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华通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4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拓宽 施工 用减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桥梁拓宽技术领域的一种桥梁拓宽施工用减振装置,包括旧桥体和新桥体,旧桥体和新桥体之间上下端均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之间固定连接有两组减振板,减振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中端固定连接有弹性钢板,弹性钢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多组耗能阻尼器,耗能阻尼器之间固定连接有减振箱,将桥体传递给连接段的震动冲击力进行缓冲卸载,避免连接段本体受到外界的作用力,导致新桥体、旧桥体之间固定连接效果不佳,减振球会以支撑杆的上端来回摆动,减振球能够借力使力,以柔化刚,以此抵消或者减桥体产生的振动,同时也会带动钢制滚珠在弧形空腔内进行滚动,降低振动力,使新桥体和旧桥体之间的挠度差减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拓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桥梁拓宽施工用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公路和城市道路的现代化建设也在加快进程。大量早期建成投入运营的公路桥梁,服务水平已无法满足现今交通需求,服务水平已明显降低,存在严重的问题,如交通拥挤、行车速度减慢、交通组织困难、日常养护工作也难以正常展开,严重制约了快速通道的作用发挥,不利于沿线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增设钢筋混凝土悬臂挑梁这是最简便的桥梁拓宽改造方法,并可和其它桥梁加固补强法一并使用。当旧桥桥墩、台及基础完好,能够满足拓宽甚至提载要求时,可在主要承重结构的上部结构进行合理加固和提载后,拆除两侧栏杆和人行道板,凿除原桥面铺装层,重浇加强的钢筋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相应增设人行道悬臂梁和车行道悬臂板,重新安装人行道板与栏杆,从而达到拓宽桥梁的目的。这种桥梁拓宽的方法适合于梁式桥与拱式桥,一般适用于双侧拓宽的旧桥拓宽。它的突出优点是不必拓宽桥墩,加固工作量小。
且目前旧桥拓宽工程中多采用整体式连接,但是采用整体式连接进行拓宽时,新旧桥之间互相影响,新建桥梁受到旧桥的约束,受力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施工质量不易保证。在旧桥改造工程中,往往采用现浇段来实现新旧桥之间的连接。当旧桥上有交通荷载时,旧桥将会受到振动冲击,新旧桥之间会产生挠度差,这会对现浇混凝土的质量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旧桥拓宽改造工程中,必须采取措施减小交通荷载产生的旧桥体的振幅,进而减少新旧桥之间挠度差。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桥梁拓宽施工用减振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拓宽施工用减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旧桥改造工程中,往往采用现浇段来实现新旧桥之间的连接。当旧桥上有交通荷载时,旧桥将会受到振动冲击,新旧桥之间会产生挠度差,这会对现浇混凝土的质量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拓宽施工用减振装置,包括旧桥体和新桥体,所述旧桥体和新桥体之间上下端均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之间固定连接有两组减振板,所述减振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中端固定连接有弹性钢板,所述弹性钢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多组耗能阻尼器,所述耗能阻尼器之间固定连接有减振箱,所述减振箱内部顶端通过铰接件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铰接有减振球,所述减振箱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中开设有弧形空腔,所述弧形空腔内设有多组钢制滚珠。
优选的,两组所述固定架两端均通过固定螺栓与旧桥体和新桥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板相互远离的一侧之间的距离等于旧桥体和新桥体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弹性钢板内部固定连接有多组弹性柱,多组所述弹性柱之间设有多组减振弹簧,所述减振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弹性钢板内侧两端。
优选的,所述减振箱内部位于减振球两端和弧形空腔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优选的,两组所述减震板上下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高能弹簧,左右侧所述高能弹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华通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华通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096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