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棕榈壳加工用高效能烘干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08126.3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4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宝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14 | 分类号: | F26B11/14;F26B23/06;F26B25/04;F26B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棕榈 工用 高效能 烘干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棕榈壳加工用高效能烘干设备,包括外壳体、加热结构与烘干内壳体,所述外壳体两侧部开设有锁紧槽,其顶部安装有混料电机与入料斗,其内安装有导料板、烘干内壳体与出料管;所述烘干内壳体置于导料板上方,烘干内壳体内可转动安装有混料轴,混料轴上设置有叶片,混料电机输出端穿过外壳体、烘干内壳体并可转动连接混料轴;所述烘干内壳体顶部设置有与入料斗连通的入料口,其底部设置有两出料口一以及若干个漏料孔,且漏料孔与外壳体内腔连通;所述加热结构包括电加热管、安装柱与固定板,安装柱一端连接固定板,其另一端穿过外壳体并连接电加热管。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烘干效率高,且保证棕榈壳料烘干过程的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棕榈壳加工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棕榈壳加工用高效能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棕榈果生长在棕榈树的果串上,棕榈果可以榨取棕榈油,它被人们当成天然食物来使用已超过五千年的历史。棕榈油是棕榈果经熬制或轧制提炼而成的,棕榈油目前棕榈果是全球第二大食用植物油。而棕榈油提练过程中会先从果肉中抽取果核,然后将果核的外壳削去,这些削去的部分便是棕榈壳。棕榈壳主流的是应用作为燃料使用,质量高的棕榈壳热值可以达到4600大卡,而且棕榈壳还可以制取活性炭。
炭化工艺是气体活化法生产活性炭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该过程是把原料隔绝空气加热,使非碳元素减少,以生产出适合活化工序所需要的碳质材料的工序,是活化前的主要准备与基础。
棕榈壳在入炭化炉时带有15-30%左右的水分,这些水分是炭化的大敌,因为水分将严重影响炭化质量,因此需要对棕榈壳进行烘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棕榈壳加工用高效能烘干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棕榈壳加工用高效能烘干设备,包括外壳体、加热结构与烘干内壳体,所述外壳体两侧部开设有锁紧槽,其顶部安装有混料电机与入料斗,其内安装有导料板、烘干内壳体与出料管;所述烘干内壳体置于导料板上方,烘干内壳体内可转动安装有混料轴,混料轴上设置有叶片,混料电机输出端穿过外壳体、烘干内壳体并可转动连接混料轴;所述烘干内壳体顶部设置有与入料斗连通的入料口,其底部设置有两出料口一以及若干个漏料孔,且漏料孔与外壳体内腔连通,漏料孔上设置有漏网;所述加热结构包括电加热管、安装柱与固定板,安装柱一端连接固定板,其另一端穿过外壳体并连接电加热管,且电加热管穿过烘干内壳体外壁并伸入烘干内壳体腔内。
优选的,导料板斜向设置且其正对漏料孔,外壳体上设置有正对导料板的出料口二,且外壳体外安装有与出料口二连通的收杂箱。
优选的,出料管呈Y形状且与出料口一连通,出料管穿过外壳体底部并延伸至外壳体外。
优选的,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柱的锁紧件,锁紧件穿过固定板并与外壳体上的锁紧槽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烘干效率高,通过在烘干内壳体内设置混料轴,混料轴在电机的带动下将会对壳体内的棕榈壳料进行翻滚,保证其烘干过程的均匀性;同时在烘干内壳体的底部设置漏料孔,棕榈壳料中含有的小颗粒杂质会在搅拌滚动时通过漏料孔落入导料板上,同时被导料板导向至收杂箱内。
2、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管是通过固定板、安装柱、锁紧件、锁紧槽的配合来实现固定的,电加热管可安装拆卸,便于后续的维修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宝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宝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081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大棚用光照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双电源自动转化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