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酵装置的入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07104.5 | 申请日: | 2019-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4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段朋生;李国建;郭茂成;赵俊祥;叶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5G65/23 | 分类号: | B65G65/23;B65G47/18;B65B69/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郭东亮;蔡学俊 |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发酵装置的入料装置,用于优化发酵罐入料输送带的物料吞吐,所述入料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和设于入料输送带始端进料口处的翻斗;所述翻斗以固定架设置于进料口旁的竖向传动链处往复升降;所述翻斗与固定架铰接;所述固定架处设有气缸;所述翻斗侧部处设有滑竿;所述滑竿通过万向节与气缸的缸杆成角度连接;当传动链把翻斗升至入料输送带始端进料口上方后,气缸缸杆驱动翻斗翻转,使翻斗内的物料倾入进料口内;本实用新型能减少发酵罐喂料时的劳动强度,还能在喂料过程中减少红曲散落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发酵装置的入料装置。
背景技术
红曲是将红曲菌接种在大米上培养所得到的红曲菌菌丝与大米组成的混合物。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科教兴粮”战略的实施,在粮食企业作业环节中使用输送机械的现象更为普遍,机械种类也越来越多。在众多输送机械中带式输送机具有输送能力强,输送距离远,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等优势。它整个输送带上的任意处都可以完成装料和卸料,且在输送过程中不损伤粮粒。既可水平运输又可以倾斜运输;既可以输送散装粮食又可以输送包装粮食;动力消耗低,工作可靠,操作方便,因此,带式输送机也被广泛地运用在酒曲厂等一些红曲加工厂的输送作业中。
在如此依赖输送机械的情况下,当今对粮食流通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还未成熟,许多环节操作依然需要动用人力才能够完成。因此本次设计将实现在减少一部分人力的情况下同时满足对红曲进行输送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发酵装置的入料装置,能减少发酵罐喂料时的劳动强度,还能在喂料过程中减少红曲散落损失。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发酵装置的入料装置,用于优化发酵罐入料输送带的物料吞吐,所述入料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和设于入料输送带始端进料口处的翻斗;所述翻斗以固定架设置于进料口旁的竖向传动链处往复升降;所述翻斗与固定架铰接;所述固定架处设有气缸;所述翻斗侧部处设有滑竿;所述滑竿通过万向节与气缸的缸杆成角度连接;当传动链把翻斗升至入料输送带始端进料口上方后,气缸缸杆驱动翻斗翻转,使翻斗内的物料倾入进料口内。
所述传动链以卷扬机驱动。
传动链的上端和下端处设有用于检测翻斗位置的传感器。
当传动链把翻斗升至入料输送带始端进料口上方后,气缸缸杆伸出以驱动翻斗翻转,使翻斗内的物料倾入进料口内;
当翻斗内的物料倾出完成后,所述气缸收缩,使翻斗复位为水平姿态,然后传动链驱动翻斗下降。
所述进料口处设有使进入进料口的物料均匀输出至入料输送带的斜板。
所述进料口下方还设有防止物料散落至地面的档板。
所述气缸数量为两个且分设于翻斗两旁侧;所述滑竿数量为两个且两滑竿的一端分别固定于翻斗两侧,两滑竿的另一端处设有万向节。
所述发酵装置为顶部设有喂料口的发酵罐;所述物料为红曲;所述入料输送带的末端位于喂料口上方。
所述入料输送带的末端处设有宽度不小于输送带宽度的漏斗;漏斗顶部大开口位于入料输送带的末端下方以收纳输送带倾出的红曲;漏斗底部小开口以软管与下方的发酵罐喂料口相通以输出漏斗内的红曲。
所述翻斗以铝合金材料成型。
本实用新型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并能提升发酵罐入料工作的连续化、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也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入料输送带始端的翻斗处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071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咬肌测定器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工业生产用除尘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