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内窥镜支撑座及医用内窥镜支撑臂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06331.6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6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董国庆;高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凡星光电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90/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祁献民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内窥镜 支撑 | ||
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一种医用内窥镜支撑座及医用内窥镜支撑臂,涉及医疗器械领域,为便于提高固定医用内窥镜的便捷性而发明。所述医用内窥镜支撑座,包括:支座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支座的侧部;所述支座上沿所述支座的轴线方向开有贯穿所述支座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轴,且第二通孔的内径小于第一通孔的内径,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过渡连接处具有台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医用内窥镜支撑座的医用内窥镜支撑臂。本申请适用于安装医用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内窥镜支撑座及医用内窥镜支撑臂。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医用内窥镜被广泛应用于眼、喉、鼻、耳以及人体内脏器官的检查,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使用时将内窥镜导入预检查的器官,从插入部前端面的观察光学系统得到期望观察部位的影像,根据该影像进行诊断、拍摄、治疗等。为保证医护人员方便有效观察患者病处,医用内窥镜需要配合固定支架使用。
现有的医用内窥镜固定支架通过固定卡爪、弹簧等部件对内窥镜进行固定,由于医用内窥镜的尺寸较小,相应的固定卡爪和弹簧尺寸也较小,这样,需要医护人员通过严格控制安装手指的各指指力及各手指的相互配合,将医用内窥镜安装到固定支架,对医用内窥镜进行固定,经过复杂的操作过程,才能将定医用内窥镜固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用内窥镜支撑座及医用内窥镜支撑臂,便于提高固定医用内窥镜的便捷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用内窥镜支撑座,包括:支座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支座的侧部;所述支座上沿所述支座的轴线方向开有贯穿所述支座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轴,且第二通孔的内径小于第一通孔的内径,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过渡连接处具有台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支座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卡装医用内窥镜导光束接口的卡槽。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卡槽为U形卡槽。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支座的侧壁上还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的中心轴与所述支座的中心轴垂直,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螺纹通孔中设有紧固螺栓。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螺纹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线相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支座包括本体部和锥台,所述锥台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本体部的一端,所述锥台的第二端为自由端,所述锥台的第一端的端面面积大于第二端的端面面积;所述第一通孔至少部分开设在所述本体部中,所述第二通孔至少部分开设在所述锥台中。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过渡连接处位于所述锥台中。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连接部为非封闭的环形体,所述环形体远离所述支座的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沿所述环形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贯穿所述环形体的两个端面;或,所述连接部为封闭的环形体。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用内窥镜支撑臂,包括:第一连杆、转动关节、第二连杆和医用内窥镜支撑座,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转动关节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医用内窥镜支撑座的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动关节的第二端相连;其中,所述医用内窥镜支撑座为前述任一实现方式的医用内窥镜支撑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连接部为非封闭的环形体,所述环形体远离所述支座的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沿所述环形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贯穿所述环形体的两个端面;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连接有医用内窥镜支撑座连接部,所述医用内窥镜支撑座连接部包括基座和柱体,所述柱体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环形体卡设在所述柱体上并支撑在所述基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凡星光电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凡星光电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063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对射式灭鼠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打孔模具的夹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