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排水结构的前翼子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05117.9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1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军;唐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云拓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6 | 分类号: | B62D25/16;B62D2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排水 结构 前翼子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排水结构的前翼子板,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密封性较差的缺点,包括前翼子板主体和第一内折边,所述前翼子板主体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第一内折边位于前翼子板主体内侧顶部的边缘处,且第一内折边顶端的中间设置有第一蓄水槽,所述第一内折边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内折边,且第二内折边的中间设置有第二蓄水槽,所述第二蓄水槽和第一蓄水槽的内侧均匀设置有预埋螺母,所述第二蓄水槽的底端均设置有软管,当雨水通过前翼子板主体和车身外壳的连接处进入时,可以通过第一蓄水槽、第二蓄水槽和软管排出,避免雨水进入车身内部造成内部零件生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排水结构的前翼子板。
背景技术
翼子板也称叶子板,按照安装位置又分为前翼子板和后翼子板,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上的一种覆盖件,前翼子板是遮盖前车轮的车身外板,符合流体力学,减小风阻系数,让车行驶更加平稳,其次,前翼子板可以使汽车行驶过程中,防止被车轮卷起的砂石、泥浆溅到车厢的底部,减轻对底盘的损伤及腐蚀;
现有的前翼子板安装时一般通过在翼子板的边缘处设置内折边,然后通过在内折边上开设安装孔,将翼子板安装在车轮的顶端,日常使用时存在密封性较差的问题,雨水等容易通过翼子板与车身外壳的连接处进入内部,从而易造成内部零件腐蚀生锈,缩短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排水结构的前翼子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密封性较差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排水结构的前翼子板,包括前翼子板主体和第一内折边,所述前翼子板主体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第一内折边位于前翼子板主体内侧顶部的边缘处,且第一内折边顶端的中间设置有第一蓄水槽,所述第一内折边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内折边,且第二内折边的中间设置有第二蓄水槽,所述第二蓄水槽和第一蓄水槽的内侧均匀设置有预埋螺母,所述第二蓄水槽的底端均设置有软管。
优选的,所述前翼子板主体的一侧开设有转向灯安装孔,且转向灯安装孔内侧的边缘处设置有密封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预埋螺母的内部均设置有安装螺栓,且安装螺栓与预埋螺母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折边和第二内折边远离预埋螺母的一侧均设置有密封橡胶垫,且密封橡胶垫上设置有与第一蓄水槽和第二蓄水槽相匹配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两个第二蓄水槽分别位于第一蓄水槽的两端,且第二蓄水槽和第一蓄水槽连通。
优选的,所述软管的顶端均设置有连接端,且连接端与第二内折边的底端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排水结构的前翼子板通过在前翼子板主体内侧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内折边和第二内折边,第一内折边和第二内折边的外侧均设置有密封橡胶垫,可以提高前翼子板主体与车身外壳连接处的密封性,避免雨水等进入车身内部,且第一内折边和第二内折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蓄水槽和第二蓄水槽,第二蓄水槽的底端均设置有软管,便于将进入第一蓄水槽和第二蓄水槽内部的雨水等排出,且软管通过连接端与第二蓄水槽的底端活动连接,便于将软管取下进行清洗,避免灰尘杂质等造成软管的堵塞,影响其排水,通过将预埋螺母和安装螺栓设置在第一蓄水槽和第二蓄水槽的内侧,可以避免其遇水生锈,通过在前翼子板主体上设置有转向灯安装孔,在前翼子板主体上安装转向灯,便于让远处的车辆或行人注意到远处的车辆,且转向灯安装孔的内侧设置有密封橡胶圈,避免雨水通过转向灯与前翼子板主体的连接处进入车身内部,密封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内折边侧剖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云拓车辆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云拓车辆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051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