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腹腔镜抓钳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01779.9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1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李晓华;张鑫;王慧娟;杜昆利;何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会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313 | 分类号: | A61B1/313;A61B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炬新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9 | 代理人: | 罗韬 |
地址: | 710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腔镜 抓钳保 护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腔镜抓钳保护套,属一种医疗器械辅助器具,包括保护套本体,所述保护套本体的形状与腹腔镜抓钳末端的外部轮廓相适应,且所述保护套本体的前端设有开口,所述保护套本体的中后部安装有固定绳环,且所述保护套本体的末端还固定有绑扎带,所述保护套本体的任意一侧上设有标签固定区域。通过设计形状与腹腔镜抓钳末端的外部轮廓相吻合的保护套本体,使得将其套装在抓钳的末端后,可避免长期使用对腹腔镜末端产生的磨损,亦可提升手持抓钳末端的舒适度,且可通过标签固定区域固定腹腔镜抓钳标签,以便于在非使用状态时区分抓钳,避免使用时产生混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辅助器具,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腹腔镜抓钳保护套。
背景技术
腹腔镜与电子胃镜类似,是一种带有微型摄像头的医疗器械,腹腔镜手术就是利用腹腔镜及其相关器械进行的手术。这类腹腔镜在使用时需使用抓钳固定住镜体,根据实际所需的进行移动,以对人体的腹腔进行观测与检查,由于腹腔镜在使用时需要一直手持抓钳,因此长期使用对抓钳手持部容易造成过大磨损,并且非使用状态下也不易区分抓钳的类型没,同时这类抓钳的末端大多采用金属或硬质塑料制成,使用时的手持舒适性也不佳,因此有必要针对此类腹腔镜抓钳的保护套结构进行设计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腹腔镜抓钳保护套,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腹腔镜的抓钳长期使用中手持部易磨损,非使用状态下不易区分,且手持舒适性不佳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腹腔镜抓钳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本体,所述保护套本体的形状与腹腔镜抓钳末端的外部轮廓相适应,且所述保护套本体的前端设有开口,所述保护套本体的中后部安装有固定绳环,且所述保护套本体的末端还固定有绑扎带,所述保护套本体的任意一侧上设有标签固定区域。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保护套本体具有两层,其中一层为硅胶层,所述硅胶层的外部包覆有织物层,所述织物层与硅胶层的形状均与所述腹腔镜抓钳的外部轮廓相适应。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硅胶层与织物层之间还涂覆有胶黏层。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绳环为两条,且分别置于所述保护套本体的中后部与前部,且所述固定绳环的材质为橡胶或硅胶。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标签固定区域为透明插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设计形状与腹腔镜抓钳末端的外部轮廓相吻合的保护套本体,使得将其套装在抓钳的末端后,可避免长期使用对腹腔镜末端产生的磨损,亦可提升手持抓钳末端的舒适度,且可通过标签固定区域固定腹腔镜抓钳标签,以便于在非使用状态时区分抓钳,避免使用时产生混淆,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腹腔镜抓钳保护套结构简单,适于与各类规格的腹腔镜保护套配合使用,应用范围广阔,且适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保护套本体任意位置纵向剖视图;
图3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保护套本体、11为开口、12为硅胶层、13为织物层、14为胶黏层、2为固定绳环、3为绑扎带、4为标签固定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会医院,未经西安工会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017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印刷机械设备
- 下一篇:一种燃气厂冷却水管分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