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雷达散热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01757.2 | 申请日: | 2019-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5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冬;顾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慧尔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7 | 代理人: | 齐棠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达 散热 结构 | ||
1.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体(1)的内侧顶部设置有第一散热机构(2),所述第一散热机构(2)的上部平行侧设置有第二散热机构(3),所述第二散热机构(3)的上部平行侧设置有第三散热机构(4),所述散热壳体(1)的外壁侧面均对称固定有侧边固定件(5),所述散热壳体(1)的顶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顶部连接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机构(2)包括冷却箱体(21),所述冷却箱体(21)设置于所述散热壳体(1)的内部,所述冷却箱体(21)的内部填充满冷却液(22),所述冷却箱体(21)与所述散热壳体(1)的内壁之间开设由回字形结构的冷却放置槽(23),所述冷却放置槽(23)的内侧填充满硅脂组件(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机构(3)包括连接块(31),所述连接块(31)固定于所述散热壳体(1)的内壁,所述连接块(31)的内部套接有连接环(32),所述连接环(32)之间设置有第一散热连接架(33),所述第一散热连接架(33)的内侧阵列状排布有第一连接杆(34),所述第一连接杆(34)的上部固定有第一导热散热件(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散热机构(4)包括第二散热连接架(41),所述第二散热连接架(41)并列设置有所述第一散热连接架(33)的上方,所述第二散热连接架(41)的内部等距设置有第二连接杆(42),所述第二连接杆(42)的底部一体连接有第二导热散热件(43),所述第二导热散热件(43)的内侧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导热散热槽(4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体(21)与所述散热壳体(1)之间为一体结构,所述冷却箱体(21)的内部为中空密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放置槽(23)与所述硅脂组件(24)之间构成回字形散热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连接架(33)的外部尺寸小于所述散热壳体(1)的内侧尺寸,所述第一散热连接架(33)之间为条形间隙结构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散热件(35)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导热散热件(35)与所述第一连接杆(34)之间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导热散热件(35)与所述第一连接杆(34)之间的数量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散热件(43)与所述第一导热散热件(35)之间相切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散热槽(44)与所述第二导热散热件(43)之间为一体结构,所述导热散热槽(44)的弧形结构与所述第二导热散热件(43)的截面弧形结构相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慧尔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慧尔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017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喷射混凝土初凝时间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潮结构电路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