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驱动动力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00791.8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1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喻泽文;罗中;汤治恒;张梓梁;钟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通宇新源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B60K17/0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动力 总成 | ||
一种电驱动动力总成,包括减速器与电机,电机的机后端盖与减速器的器端盖上下连接为一体结构,电机包括主动齿轮轴、定子组件与转子组件,主动齿轮轴的前端与减速器的输入端相连接,主动齿轮轴的中部的侧围上包裹有转子组件,转子组件的外部环绕有定子组件,主动齿轮轴的后端与电机后轴承相连接,主动齿轮轴上位于减速器、转子组件之间的部位与电机前轴承相连接,电机前轴承旁设置的电机轴承压板内设置有电机油封。本设计不仅集成性较强,成本与体积均较低,而且加工难度较低,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与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总成,属于电动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驱动动力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商用车电驱动系统常采用的是电机直接驱动传动轴的方案,也有在此基础之上的电机经减速器驱动传动轴的方案,但这两类方案中,电机、传动轴都为相互独立的两种机构,该设计不仅会增大电机扭矩,而且会提升电机的加工难度,还会增加设备的整体体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加工难度较大、产品体积与成本较高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加工难度较小、产品体积与成本较低的电驱动动力总成。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电驱动动力总成,包括减速器与电机,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且电机包括定子组件与转子组件;
所述电机还包括主动齿轮轴,该主动齿轮轴的前端与减速器的输入端相连接,主动齿轮轴的中部的侧围上包裹有转子组件,该转子组件的外部环绕有定子组件,主动齿轮轴的后端与电机后轴承相连接,主动齿轮轴上位于减速器、转子组件之间的部位与电机前轴承相连接。
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片及其上安装的定子绕组,定子铁芯片的底部与机壳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铁芯片,该转子铁芯片的内端与主动齿轮轴的中部的侧围进行键连接。
所述主动齿轮轴的前端穿经机前端盖后与减速器的输入端相连接,主动齿轮轴的后端穿经电机后轴承后与机后端盖相连接,机前端盖的内壁经机壳体与机后端盖的内壁相连接,且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均位于机壳体内。
所述机后端盖的内壁上设置有旋变定子,该旋变定子的内部设置有与其相对应的旋变转子,该旋变转子的中部套设在主动齿轮轴的后端上,且旋变转子位于电机后轴承、机后端盖之间。
所述主动齿轮轴的前端上位于电机前轴承、转子组件之间的部位上套设有电机轴承压板,该电机轴承压板上近电机前轴承的部位内设置有电机油封。
所述电机后轴承与转子组件之间存在轴向间隙,且电机后轴承为游动支撑。
所述减速器包括器壳体、从动齿轮、输出轴与器端盖,所述主动齿轮轴的前端与从动齿轮的侧围相啮合,从动齿轮的中部套接在输出轴的侧围上,输出轴的后端与器端盖内设置的器后轴承相连接,输出轴的前端穿经轴承孔中设置的器前轴承后延伸至器壳体的外部;
所述器壳体的前端面上开设有轴承孔,器壳体的后端面与器端盖相连接,且主动齿轮轴的前端、从动齿轮、输出轴的侧围、器后轴承、器前轴承都位于器壳体内。
所述机后端盖与器端盖上下连接为一体结构。
所述输出轴上套设有输出油封,该输出油封的侧围夹于轴承孔的内部,且器前轴承位于输出油封、从动齿轮之间。
所述输出轴的前端穿经器壳体后与输出法兰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通宇新源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理工通宇新源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007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水泵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玻璃钢法兰新型缠绕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