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隔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99851.9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6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曾贵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贵同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客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00 | 代理人: | 李戍 |
地址: | 677000 云南省临***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包括隔震箱,支撑杆,固定块,缓冲牵引孔,隔震孔,可防护固定缓冲板结构,可缓冲牵引管结构,可牵引固定座结构,固定板,连接固定管,隔震腔,连接板和隔震弹簧,所述的支撑杆的上端分别焊接在隔震箱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支撑杆的下端分别焊接在固定块的上端中间位置。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杆,隔震板,减震弹簧,硅胶套和隔震箱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增加隔震箱的隔震效果,方便对建筑物进行隔震效果;连接缓冲管,滑孔,滑动杆,第二缓冲弹簧,隔震杆,牵引座和连接座相互配合的设置,有利于在对建筑物进行隔震的过程中防止建筑物撕裂影响隔震箱对建筑物进行隔震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隔震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所谓成功预测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对于地震,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提高建筑抗震等级、做好防御,而不是预测地震。地震给人们和建筑物造成极大的伤害和损失,传统的方法是依靠结构自身的强度和刚度来抵御地震,依靠结构构件的变形和破损来消耗传入建筑物的能量,这种方法往往有时不能做到大震不倒,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损害往往是巨大的,极大地超过了社会和业主的承受范围,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人们设计了隔震装置。
但是现有的隔震装置还存在着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方便增加隔震效果,工作中不能防止建筑物分裂以及不方便进行防护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建筑隔震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隔震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隔震装置存在着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方便增加隔震效果,工作中不能防止建筑物分裂以及不方便进行防护的问题。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包括隔震箱,支撑杆,固定块,缓冲牵引孔,隔震孔,可防护固定缓冲板结构,可缓冲牵引管结构,可牵引固定座结构,固定板,连接固定管,隔震腔,连接板和隔震弹簧,所述的支撑杆的上端分别焊接在隔震箱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支撑杆的下端分别焊接在固定块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缓冲牵引孔分别开设在隔震箱的左右两侧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隔震孔分别开设在隔震箱的上端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防护固定缓冲板结构安装在隔震箱的上端;所述的可缓冲牵引管结构分别安装在连接固定管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牵引固定座结构分别安装在可缓冲牵引管结构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板焊接在隔震箱内部顶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固定管分别焊接在固定板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隔震腔设置在隔震箱的内部;所述的隔震弹簧的上端从左到右依次螺栓连接在连接板的下端;所述的隔震弹簧的下端从左到右依次螺栓连接在隔震箱的内部底端;所述的可防护固定缓冲板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杆,隔震板,减震弹簧,硅胶套和锥形连接杆,所述的第一固定杆的上端分别焊接在隔震板的下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减震弹簧分别套接在第一固定杆的外壁上部;所述的硅胶套的上端胶接在隔震板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锥形连接杆的下端分别焊接在隔震板的上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缓冲牵引管结构包括连接缓冲管,第一缓冲弹簧,滑孔,滑动杆,第二缓冲弹簧和隔震杆,所述的第一缓冲弹簧插接在连接缓冲管的内部左侧;所述的滑孔分别开设在连接缓冲管的上下两端右侧;所述的滑动杆滑动贯穿滑孔;所述的第二缓冲弹簧一端螺栓连接在滑动杆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缓冲弹簧的另一端螺栓连接在隔震杆的左侧中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贵同,未经曾贵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998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多工位装夹的印刷机
- 下一篇:具有旋流过滤板的制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