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层结构的蓝光吸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98343.9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6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章海锋;杨彤;李昱芃;孙汤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5/00 | 分类号: | G02B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牛莉莉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层 结构 光吸收 | ||
1.一种基于多层结构的蓝光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其结构由下往上依次层叠组成,包括置于底层的金属反射板,所述金属反射板的上方为置于中间的介质基板,所述介质基板之间嵌有第三层谐振单元及第二层谐振单元,所述第二层谐振单元的上方为顶层谐振单元;
所述第二层谐振单元、第三层谐振单元与顶层单元的结构形状均相等且大小成比例,所述第二层谐振单元的长宽尺寸与顶层谐振结构尺寸之比为0.9:1,其厚度与顶层谐振结构厚度之比为1:1,所述第三层谐振单元与顶层单元的尺寸之比为0.4:1,其厚度与顶层谐振结构之比厚度为1:1;蓝光吸收器吸收频带为619-726THz,相对带宽为15.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层结构的蓝光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谐振单元由四个厚度均为c=30nm的谐振结构构成,四个谐振结构的中心都分别位于介质基板两对角线的1/4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层结构的蓝光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右上角谐振单元呈风扇形,由置于中间的八边环形结构及沿其边缘布置的四个等腰梯形环结构组成,所述八边环形结构的内直径为r1=16nm,环宽为e=6nm,等腰梯形环结构的下底长为q=45.76nm,宽为v=5nm,腰长为n=19.86nm,环宽为w=3.5n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层结构的蓝光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左上角谐振结构由外侧的开缝方环,内侧的开缝圆环以及连接方环与圆环的四个相同的矩形组成;所述开缝方环的边长为u=50nm,宽度为x=5nm,缝宽为i=3nm;所述开缝圆环的外半径为r3=15nm,内半径为r2=10nm,缝宽为i=3nm,所述连接矩形宽为y=3n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层结构的蓝光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右下角谐振结构是由沿中心旋转得到的六个相等的“工”字结构组成的呈摩天轮型的谐振结构,所述“工”字结构由两个长均为h=10nm,宽均为g=4nm的短矩形和一个长为o=48nm,宽为d=4nm的长矩形组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层结构的蓝光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左下角谐振结构呈“田”字型,由一个圆环嵌套一个中心带有十字的八边环组成;最外层的圆环直径为f=54nm,宽度为z=4nm,与圆环内接的八边形的内半径为r4=19nm,宽度为k=4nm,最内圈与八边形相接的十字型结构的宽度为j=4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层结构的蓝光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谐振单元的四组谐振结构的中心都分别位于介质基板两对角线的1/4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层结构的蓝光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层谐振单元四组谐振结构的中心都分别位于介质基板两对角线的1/4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层结构的蓝光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基板均为正方形板,边长均为p=120nm,材料均为有损耗的聚酰亚胺,其介电常数为3.5,损耗角正切值为0.0027;介质基板厚度为b=200n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层结构的蓝光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反射板为方形板,其边长为p=120nm,厚度为a=100nm,材料为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9834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葡萄种植架
- 下一篇:一种基于工程测绘用零部件表面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