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支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97272.0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8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园栋;单承康;刘永涛;纵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E02D17/2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周黎亚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支挡结构,包括生态袋、联结扣、桩顶连接木条和松木桩,生态袋堆砌于边坡坡面线末端的坡脚处,生态袋之间通过联接扣搭接;松木桩分别布置在生态袋的两侧,生态袋的两侧包括生态袋靠近边坡的一侧以及生态袋远离边坡的一侧,松木桩的下端嵌入土层中,松木桩的上端通过桩顶连接木条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了松木桩的生态支挡作用和生态袋的透水不透土的反滤功能,二者有机结合形成的边坡水土保持效果好,可形成永久性高稳定的自然边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支挡结构,尤其是针对风电场扰动区、矿山等涉及到边坡生态修复区域的生态支挡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风电场扰动区、矿山等边坡一般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在生态修复的过程中,为防止边坡因发生表面溜渣现象导致坡脚处居民点或建筑物等受到影响,常常需在坡脚处修建支挡结构。目前比较常用的支挡结构有干砌石或浆砌石挡墙+排水沟、生态袋堆砌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生态支挡结构,生态效果好、透水性及稳定性好、造价低廉、施工方便高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实用新型中采取的技术构思是:利用松木桩的生态支挡作用和生态袋的透水不透土的反滤功能,二者有机结合形成的边坡水土保持效果好,可形成永久性高稳定的自然边坡。
一种生态支挡结构,包括,
生态袋,所述生态袋堆砌于边坡坡面线末端的坡脚处;
联结扣,相邻生态袋之间通过联结扣搭接(联结扣即生态袋联(连)结扣,是由聚丙烯材料挤压成型的结构件);
松木桩,所述松木桩分别布置在生态袋的两侧,所述生态袋的两侧包括生态袋靠近边坡的一侧以及生态袋远离边坡的一侧,松木桩的下端嵌入土层中;
桩顶连接木条,所述桩顶连接木条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松木桩上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生态袋堆砌的坡脚处为压实且平整的土层。
优选的,所述生态袋在堆砌高度方向错层堆放,同层生态袋之间紧密相连。
优选的,所述生态袋单侧的松木桩排数大于等于一排,且位于同侧同排的松木桩沿着生态袋的堆砌走向间隔布置,生态袋两侧对应排数(即以生态袋为基准点分别向两侧计数时排数相等的位置,例如生态袋靠近边坡的第一排对应生态袋远离边坡的第一排为对应排)的松木桩错位布置(错位是指将对应排数的松木桩平移重合时,松木桩之间没有重叠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生态袋两侧各有一排等间隔布置的松木桩,其中一侧相邻松木柱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另一侧相邻松木柱之间的间隔距离,同侧且相邻的松木桩之间设置有一根桩顶连接木条,不同侧且相邻(这里是指位于生态袋另一侧并且与该松木桩之间距离排名前两位的两根松木桩)的松木桩之间也设置有一根桩顶连接木条。
优选的,所述松木桩嵌入土层的深度为其自身高度的一半。
生态支挡结构的实现主要包含松木桩布置和生态袋安装二个主要步骤:
(1)松木桩布置。
在拟定的生态袋位置前、后(即生态袋靠近边坡的一侧以及生态袋远离边坡的一侧)各设一排或多排松木桩挡土,前后排松木桩采用梅花形布置,排距为40cm,桩中心距可设为40cm左右,桩嵌土深度一般为桩长一半左右,因此桩长可根据实际支挡高度来确定。
(2)生态袋安装及桩顶木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972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修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缓冲功能的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