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电池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96296.4 | 申请日: | 2019-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7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郭铭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煜森精密端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H01M10/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结构,其包含一本体,该本体内系容置有一电池芯,而该本体之两端则分别设有一顶盖与一底盖,该顶盖与底盖周缘系环设有复数穿孔,而该本体相对于该穿孔处,则设有相对应之定位槽,使得该穿孔与定位槽相互对应设置,使其得以透过一固定件穿设于穿孔后与定位槽相互固定,进而将顶盖与底盖固定于本体上,达到组装简单、维修简单之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结构,系指一种之组装容易、简单之动力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机车为一种低空气污染、低噪音的代步工具,近年来各国政府大力推广绿能及环保,使得电动机车的产业发展获得重视,许多的电动机车也相继问世。
一般电动机车的动力来源为电力,因此皆须要于电动机车内设置一电池,透过电池之电力驱动马达,达到骑乘之目的。
早期电动机车之电池为不可拆卸式,因此当电池没有电力时,则需透过家用电源对电池进行充电,而此种充电方式需克服电动机车与电源间之距离问题,造成充电上之不便,尤其是在地狭人稠的密集住宅区中,电动机车必然停放于社区停车场中,无法将电动机车牵移至住家中进行充电,因此并没有办法有效提高电动机车之普及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即有厂商推出可拆换电池之电动机车,当电池没电时,可透过更换电池之方式让使用者继续骑乘电动机车,此种方法由于快速且有效率,已经为目前消费者所接受。
由于电动机车具有保护环境的特性,是目前各国全力推广的交通工具,因此对于电池的需求将会日益提高。
现有电动机车的电池大多使用黏合胶进行组装,使其得以达到防水的目的,但是此种组装方法成本高且后续维修不易,因此如何让电池能有效降低组装成本,同时提高电池维修的方便性,是目前亟需解决之问题。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池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一良善之设计者,而亟待加以改良。
现有的不可拆卸电池的电动机车,若电池没电时,则会需要透过电池充电座对电池进行充电,由于电池充电座大多设置于户外,因此电池充电座需要具备防水及防尘特性。
电动机车由于不排放废气,因此目前各国皆大力推广电动机车的普及化,而由于电动机车除了具有不排放废气的优点外,其更换电池快速、简单,相较于燃料机车除了需等待加油所需之时间外,更大幅降低驾驶人暴露于油气中的风险。
随着电动机车的普及,因此所需电池数量也逐渐增加,由于交换电池时需暴露于环境中,因此电池需要具备防水、防尘等特性,所以目前电池大多采用密封胶将外壳密封,达到上述效果。
但是电池会随着使用环境热涨冷缩,反覆的结果会让电池外壳的密封性丧失,而且透过密封胶虽然可以达到防水、防尘的目的,但是后续电池的维修及保养上不甚便利,因此习用电池仍有需改善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快速简单之动力电池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电池结构包含:
一本体,且其内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之两端则分别形成有一对接槽,该对接槽下缘则凸设有复数定位槽;
一电池芯,系设置于该本体之容置空间内;
一顶盖,系延伸设有一顶盖凸部,该顶盖凸部上则内缩凹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内则容置有一防水垫圈,该顶盖则可透过顶盖凸部插设于该本体之对接槽内,该顶盖周缘系环设有复数穿孔,且该穿孔系与该定位槽相互对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煜森精密端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煜森精密端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962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无线图像传输的可视化探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