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超高压微腔体系的共轴透射式瞬态吸收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94219.5 | 申请日: | 2019-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4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潘凌云;屠宏宇;黄晓丽;黄艳萍;崔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39 | 分类号: | G01N21/39;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超高压 体系 透射 瞬态 吸收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超高压微腔体系的共轴透射式瞬态吸收测量装置,属于高压装置微腔体系测量领域。包括:飞秒脉冲激光器、光学参量振荡器、单色仪、光电倍增管信号接受装置、锁相放大器、CCD显示器、冷光源、反射镜、凸透镜、分光镜、长工作距离显微物镜、透镜组、样品池等。优点是结构新颖:通过光电倍增管、锁相放大器和长工作距离显微物镜的组合,大大优化了系统的信噪比,灵敏度可小于0.00005,适用于极端条件高压系统。采取共轴式泵浦探测激光探测方式,能确保两光激光进入样品腔并保证能够接收到探测光。系统采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将样品腔内照亮,使之能够在显示器上可视,保证激光能够准确的探测到所需样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装置微腔体系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超高压微腔体系的共轴透射式瞬态吸收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超快动力学探测光路手段已经较为成熟,但针对待测样品只能选择一些吸收信号比较强的样品,而对于信号较弱的样品,由于系统信噪比较差,不能准确探测其信号。而随着高压技术的发展,对高压下物质的光学性质探测需求与日俱增,其中就包括物质的时间分辨瞬态吸收研究。
但是在极限条件下样品的信号会逐渐减弱,以至于普通的探测系统不能探测到超高压下的样品信号。并且由于产生高压的装置是将样品被封在只有几百微米,甚至几微米的样品腔中,目前常用的交叉式泵浦探测并不适用于高压装置,而且由于样品较小,腔内还掺有标压红宝石,所以还需要样品腔可视化,才能保证泵浦探测激光能够探测到样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超高压微腔体系的共轴透射式瞬态吸收测量装置,以解决在极限条件下样品的信号会逐渐减弱,以至于普通的探测系统不能探测到超高压下的样品信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飞秒激光器产生的一束激光经过第一全反射镜、第二全反射镜、由第一分光镜分成两束光,其中一束光经过第三全反镜和倍频晶体,入射到固定在电动平移台上的中空回射器,并从其出射,使出射光与入射光完全平行并在同一平面内,然后经过斩波器、第四全反射镜和第二分光镜到达光学爬高架;
经由第一分光镜分出的另一束光经过第五全反射镜、第六全反射镜和第七全反射镜,由第一凸透镜将光束汇聚到非线性材料,获得覆盖整个可见光波段的超连续白光,再经由第二凸透镜汇聚,汇聚后的光经过第八全反射镜、第二分光镜到达光学爬高架;
所述到达光学爬高架的两束光处于共轴的状态,经过第三分光镜、长工作距离显微物镜,入射到加压装置,其样品腔内有样品,出射光经过透镜组,被第三凸透镜汇聚,再由单色仪接收光信号,经由光电倍增管将信号放大和锁相放大器分离出所需载波频率信号,输出该载波频率信;
样品腔可视系统是:由冷光源提供照明光,该照明光经由可移动全反镜、透镜组到达样品台,将样品腔照亮,再经由长工作距离显微物镜,由第三分光镜将光反射第四凸透镜,由其将像传到CCD接收器,然后在CCD显示器上显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非线性材料包括蓝宝石、氟化钙。
本实用新型所述飞秒激光器产生飞秒激光的波长为800nm,重频1KHz,倍频之后变成400nm。
本实用新型所述可移动全反镜是由全反镜镜和可移动底座组成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斩波器采用外触发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首先通过光电倍增管、锁相放大器和长工作距离显微物镜的组合,大大优化了系统的信噪比,灵敏度可小于0.00005(十万分之五),远远低于一般装置,使其可以探测到压力下较弱的样品信号,而适用于极端条件高压系统。采取共轴式泵浦探测激光探测方式,无论样品腔的尺寸多小都能确保两光激光进入样品腔并保证能够接收到探测光。系统采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将样品腔内照亮,然后通过CCD接收装置,使之能够在显示器上可视,解决了现有探测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保证激光能够准确的探测到所需样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942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