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肠道给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94180.7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8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素敏;贾萌萌;邱江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肠道 装置 | ||
一种肠道给药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肠道给药装置使用不便且药液易流出的问题;包括上下方向且开口向上的针筒,针筒前表面开设有上下方向且前后贯通的移动槽,移动槽左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限位孔,针筒内设有活塞,活塞上端经推杆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推板,推板内设有可左右滑动且左端可插入限位孔内的限位块,针筒乳头拆卸连接有导流管,导流管自由端设有喷头,导流管外缘面上同轴设有环形的气囊,气囊充气后可进一步防止药液反流,提高了治疗效果,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此结构简单;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化内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肠道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肠道给药是指通过肛门将药物送入肠管,通过直肠粘膜的迅速吸收进入大循环、发挥药效以治疗全身或局部疾病的给药方法。
目前,肠道给药通常使用通用型号的大规格注射器进行手动给药,但是,由于肠道给药的剂量偏大,医护人员在进行推注操作时,需要长时间的按压操作,易造成手部肌肉酸痛僵直,不利控制推药速度,且大量药液一次性进入肠道,肠壁受到刺激易反流,药液流出,造成药效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肠道给药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肠道给药装置使用不便且药液易流出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下方向且开口向上的针筒,针筒前表面开设有上下方向且前后贯通的移动槽,移动槽左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限位孔,针筒内设有活塞,活塞上端经推杆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推板,推板内设有可左右滑动且左端可插入限位孔内的限位块,针筒乳头拆卸连接有导流管,导流管自由端设有喷头,导流管外缘面上同轴设有环形的气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限位块与限位孔配合,使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肠道给药时可进行固定的间歇运动,即可避免长时间按压推板使手部肌肉酸痛、僵硬,也可避免一次性将大量药液注入到患者肠道内,使患者肠道内壁受到刺激造成药液反流,影响治疗效果,气囊充气后可进一步防止药液反流,提高了治疗效果,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上下方向且开口向上的针筒1,针筒1前表面开设有上下方向且前后贯通的移动槽2,移动槽2左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限位孔3,针筒1内设有活塞4,活塞4上端经推杆5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推板6,推板6内设有可左右滑动且左端可插入限位孔3内的限位块7,针筒1的乳头拆卸连接有导流管8,导流管8自由端设有喷头9,导流管8外缘面上同轴设有环形的气囊10。
为了便于推动推板6,所述的推板6前端伸出移动槽2且可在移动槽2内上下移动。
为了使限位块7左右移动,所述的推板6上开设有开口向左的滑动槽11,滑动槽11底面经弹簧12与限位块7右端固定连接,限位块7左端面为外凸的球形面。
为了对气囊10的充气,所述的导流管8侧壁上开设有与气囊10连通且开口向下的进气腔13,进气腔13开口处拆卸连接有密封盖14。
为了便于观察喷头9进入的深度,所述的导流管8外缘面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均布的刻度15。
为了防止喷头9撞伤患者肠道内壁,所述的喷头9上端面为外凸的球形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941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菌净化储存治疗车
- 下一篇:一种消化内科用病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