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微滴读数仪的液体存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93478.6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5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武平;张涛;刘聪;蒋克明;黎海文;张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科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1/00 | 分类号: | B65D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张川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读数 液体 存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微滴读数仪的液体存储装置,包括底座、液罐盒以及设置在所述液罐盒内的至少两个储液罐;所述储液罐包括罐体、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的罐口、设置在所述罐口上的接头管、下端插设在所述接头管内且上端伸出的接头转换器以及与所述接头管螺纹配合的用于将所述接头转换器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接头管内的罐盖。本实用新型在拧下罐盖的过程中可以保持接头转换器的位置基本不变,不会因为罐盖转动导致连接在接头转换器上的管路扭转缠绕,方便打开罐盖;滑动装置呈高低位置设置,能够节省空间,且便于安装,方便储液罐更换;通过设置磁铁与铁片,能增加液罐盒推入底座后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液位传感器能进行罐体内的液位监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滴读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微滴读数仪的液体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高灵敏、快速核酸检测技术在癌症分子标志物发现、传染病、遗传病研究等低丰度核酸检测领域具有强大的优势,对于疾病发病极力研究、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典型的核酸检测技术包括荧光定量PCR、分子杂交和基因测序技术,荧光定量PCR和分子杂交技术的检测精度有限,基因测试成本高且耗时长。数字PCR(Digital PCR-dPCR)技术是一种新的核酸检测和定量方法,采用绝对定量的方式,不依赖于标准曲线和参照样本,直接检测目标序列的拷贝数。数字PCR的原理:将一个标准PCR反应分配到大量微小的反应器中,在每个反应器中包含或不包含一个或多个拷贝的目标分子(DNA模板),实现“单分子模板PCR扩增”,扩增结束后,通过阳性反应器的数目“数出”目标序列的拷贝数。数字PCR过程包括:微滴生成→覆膜→扩增→微滴读数。
其中,微滴生成用于生成成千上万的微滴,使用微滴生成器实现;覆膜用于将96孔板中96个微滴样品覆膜,避免在后续的pcr过程中样本被烤干或其他损害,使用覆膜机实现,覆膜机仅仅是简单的机械加热胶合的过程;扩增采用PCR仪实现,PCR仪本质上其实是一个温度循环的过程,用于实现微滴样本中的DNA的复制,市面上具有成熟的PCR扩增仪,如艾本德、朗基等;微滴读数即将微滴单个依次排列经过光学检测区域,通过光学的手段检测每个微滴的阴性和阳性信号,最后根据泊松分布的数学计算公式计算出原始样本中目标基因的浓度,进而实现样本目标基因的检测的目的,微滴读数可以实现读数仪实现。
数字PCR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四种仪器:微滴生成仪、覆膜机、PCR仪、读数仪,这四种仪器中覆膜机和PCR仪的技术门槛较低,微滴生成仪和读数仪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读数仪用于将样本中的微滴依次排列并进行荧光检测,通过数据处理算法计算出原始样本的浓度。读数仪中需要进行检测油提供和废油回收的装置,一般采用罐体存储检测油和废油,通过管路引出或输入。现在普遍的罐体为:在罐体的盖子上开孔,连接管路,以将罐体内的检测油外输或是将废油输入到罐体内。由于罐体的容积有限,需要定期更换,当需要更换罐体时,在拧开盖子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盖子旋转导致其上的管路扭转缠绕,操作不便。另一方面,由于读数仪体积有限,罐体取放空间的设计也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微滴读数仪的液体存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微滴读数仪的液体存储装置,包括底座、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液罐盒以及设置在所述液罐盒内的至少两个储液罐;
所述储液罐包括罐体、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的罐口、设置在所述罐口上的接头管、下端插设在所述接头管内且上端伸出的接头转换器以及与所述接头管螺纹配合的用于将所述接头转换器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接头管内的罐盖;
所述接头转换器内设置有若干用于连通将所述罐体内部与外界的通道;
所述接头转换器上固接有L型固定片,所述L型固定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罐体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水平通道和竖直通道,所述水平通道在所述接头转换器上端的侧面形成外管路接口,所述竖直通道在所述接头转换器下端面形成内管路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科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科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934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