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山体防滑用防滑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93332.1 | 申请日: | 2019-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2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沐瑛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徐小淇 |
| 地址: | 20161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体 防滑 滑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山体防滑用防滑坡装置,属于山体防滑技术领域,包括外框,外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网层,网层的编制金属丝固定套接有套柱,外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角钢,固定角钢的两端相邻设置连接板,连接板固定连接外框,网层的表面嵌入设置固定桩,固定桩在网层表面等距设置,固定桩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凸起。通过网层,且设置为多层,每层的编制框呈交错排列,网层所编制形成的矩形框与连接柱表面的凹槽对应设置,增强与固定桩之间的连接,从而达到山体防滑坡的效果,通过套柱,在网层对应连接柱表面的凹槽进行连接的时候,有效的增加网层与连接柱连接强度,同时防止网层与连接柱之间由于钢性接触逐渐变得连接处断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山体防滑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山体防滑用防滑坡装置。
背景技术
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是常见地质灾害之一。
现有在山体防滑坡时采用钢丝网做防护装置,常见为护坡网等网层结构装置,但是现有的护坡网在进行使用的,网层之间的连接强度有待加强,同时与固定部件之间的连接并未处于限位状态,在遇到外部较大冲击的时候,很容易随土壤塌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背景中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山体防滑用防滑坡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外框,外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网层,网层的编制金属丝固定套接有套柱,外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角钢,固定角钢的两端相邻设置连接板,连接板固定连接外框,网层的表面嵌入设置固定桩,固定桩在网层表面等距设置,固定桩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凸起,固定桩的底端设置为连接柱,连接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条,连接柱的内部嵌入设置底柱,底柱从上往下呈向外倾斜,底端呈锥形设置,底柱的底部固定套接有加固环形座,加固环形座外侧表面呈向外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网层为多根金属丝交叉编制,且组成网层的金属丝之间呈铰接状态连接,网层编制框呈矩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网层在外框内侧可设置1-3层,每层呈编制框呈互不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套柱同时在组成网层的金属丝上多个设置,且套柱设置为聚四氟乙烯橡胶套柱。
优选的,所述固定角钢呈三角钢,位于外框的外侧四角设置,且固定角钢内侧对应外框的端角处设置,固定角钢与外框的外侧接触面成平面接触,而固定角钢的外侧则呈矩形内凹状。
优选的,所述限位凸起位于固定桩的顶端四周边缘,限位凸起为两块垂直相邻设置的凸起块,之间存有空隙。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设置为矩形柱体,且表面居中位置横向开设条槽,条槽对应网层表面的编制网框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条位于连接柱表面呈竖向设置,且同时覆盖连接柱表面开设的条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山体防滑用防滑坡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山体防滑用防滑坡装置,通过呈铰接状态连接的网层,且设置为多层,每层的编制框呈交错排列,在使用的时候加固网层与地面之间的连接,且网层所编制形成的矩形框与连接柱表面的凹槽对应设置,增强与固定桩之间的连接,提高装置使用稳定性,从而达到山体防滑坡的效果。
2、该种山体防滑用防滑坡装置,通过套柱,在网层对应连接柱表面的凹槽进行连接的时候,有效的增加网层与连接柱连接强度,同时防止网层与连接柱之间由于钢性接触逐渐变得连接处断裂,增强整体连接强度与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沐瑛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沐瑛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933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